復仇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
~~~~~
朝鮮國王李倧按照廣德皇帝要求,對江華島上的明國君臣“特殊照顧”,確保不使一人逃離。
朝鮮人江華島,不定期不定量供應糧食淡水,確保朱常瀛等人,始終處於不被餓死快被餓死的狀態。
朱常灜、朱慈烺,黃端伯等人在江華島生存下來,暫時沒有性命之虞,不過再想掀起什麼風浪,卻是絕不可能。
帝國海軍在江華島附近集結訓練,有傳言說,太上皇準備將這裡作為東征倭國的前進基地。
自從抵達江華島,朱常灜每天不是吃泡茶就是吃醃菜,偶爾能從朝鮮商人那裡倒騰一點高麗參,補補身子。
不過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南京城三千佳麗,都被劉招孫佔據了。
陪在弘光皇帝身邊的,除了老臣,只有兩個小太監。
江華島上沒有女人,食物也不充足。
總之,這是個荒野求生的悲慘故事。
海面艦船往來穿梭,齊國水兵們操練的號角聲響徹江華島。
齊國海軍兵強馬壯,單是艦船就有上千艘,精銳水兵不下三萬人。
再看看身後幾個走路都在顫抖的老臣,朱常瀛心中傷悲。他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是劉招孫對手,不是大齊對手,最後認命,安安心心做江華島主,準確說是副島主。
正島主是朱由檢的兒子朱慈烺。
這位前明太子身邊有侍從十三人,比朱常灜多五個。
而且,此人比弘光皇帝提前十年抵達江華島,更先開始孤島驚魂遊戲。
朱三太子在這場荒野求生競賽中,佔據優勢,每天都能搶到更多的泡菜和榨菜。
~~~~
康應乾之子康光緒被召入南京,內閣廷議,委任其為十三門提督,因為南京城有十三個城門。
這樣以來,康應乾的侄子、兒子繼續為大齊效命,侄子康敬修現為江西巡按御史,康光緒成為南京城的提督,大齊也算對得起康家了。
齊軍各部十一萬大軍,雲集南京已有三月,糧草瀕臨匱乏,佔領南直隸的大齊官吏們驚訝的發現,南京城連維持百姓生存都很艱難,更別說供養這支十多萬人的大軍。
新任大齊江寧(南京)巡撫毛九華上奏太上皇,他在奏章中哭求朝廷,能從湖廣江西征調些糧食來。
他在奏疏中這樣寫道:
“····今新都一切事務,皆屬創始;而十室九空,庫藏如洗,軍需擠急如星火,舉步維艱····”
在東南鄭森餘孽尚未剿滅之前,還需要大批軍隊駐守南京城周邊。
可是,為了給騎兵戰馬尋找飼料,數萬騎兵已將南京周圍的草地快吃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