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其它小說>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610章 魏晉風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0章 魏晉風流 (1 / 3)

秋雨連綿,西風簾卷,南京紫禁城,乾清宮正殿。

虎背熊腰的太上皇如一頭歸巢餵食的鷹隼,蹲在龍椅上,目光慈祥的望著他的獨子。

廣德皇帝身披玄黑色十二章龍袍,鯨油燈映照黑色袍服,小皇帝那張白皙堅毅的臉,顯得格外炫目奪人。

“父皇,這黃端伯是何許人?入宮行刺未遂,該不該殺!”

昨日早朝,廣德皇帝照例在乾清宮觀政,太上皇還在軍營,群臣向小皇帝奏報完畢,劉堪聽聞又有一批前朝遺老來降,便破例召見了他們。

其中有個降官名叫黃端伯,據說之前是南京禮部主事,他只是寒暄了幾句,便藉口向小皇帝進獻祥瑞,劉堪不顧侍衛官林宇勸阻,讓黃主事上前。

距離龍椅只有五步時,黃還沒拔出匕首,就被林宇制服。

此事驚動朝野,這是大齊皇帝入主南京城後,發生的第一起刺殺行動,雖然未遂。

黃端伯被押往南京鎮撫司詔獄。李自成親自審問此人,以徹查刺客有無同黨。

聽說刺客還活著,太上皇沉默良久道:

“他是個忠臣,食君祿為君死,他做到了,偌大一個南京城,真有膽量血濺五步的,只有他一人,誰說南朝無人,誰說金陵無血勇之人。”

“父皇的意思,是要留下此人?”

太上皇望著小皇帝略顯稚嫩的臉,收斂起笑容。

廣德皇帝又問道:“既是忠臣,為何不留?”

劉招孫沒立即回答這個問題,他起身走下大殿,面朝乾清宮大門,大殿外面,兩排衛兵手執利刃,立於雨中,紋絲不動。

“堪兒,你知道大齊現在有多少人口嗎?”

劉堪用手指比劃一番:“回父皇,兒臣聽謝陽說,南北各省,加上朝鮮,當有六千萬人了。”

太上皇笑道:“我也不知道現在有多少子民,百姓太多,需要一種力量把他們收攏起來,否則會生亂子。”

劉堪若一臉茫然,不知道父皇說的,和黃端伯有什麼關係。

“為了收攏人心,有的皇帝會用儒學,有的皇帝會用法術,大齊以前用的是《齊朝田畝制度》那一套東西,你應該知道吧?”

劉堪從小接受最優質的的皇家教育,在三日一次的經筵課上,除了帝國才高八斗的翰林學士,還有來自工坊戰場最前線的主官(訓導官戰兵代表之類)。

除了傳統的四書五經,他還要學各類兵書,紅毛夷語言,家畜養殖,算術,航海技術……

專門有人負責給小皇帝介紹帝國政治制度,比如什麼極圈主義的先進性,先窮幫後窮,以戰促和(戰爭即和平),愚民政策等等。

“父皇,你是說,黃端伯捨生取義,所以不能殺?”

劉招孫也不賣關子,把自己心中所想全部說出: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歷朝歷代皆以儒術治天下,當然很多皇帝只是把孔子那套借來當遮羞布,實則掛羊頭賣狗肉,言稱孔孟,行若禽獸·······不過,也有些士人,汲取儒學精華。黃端伯便是其中之一,此人對儒學信仰,是純正的,沒有功利心;他並非為挽救南明,也不是為博名聲,換取富貴——否則他早就投降大齊了——這樣的人,可以超越歷史,上溯魏晉之際的嵇康,下追前朝于謙於少保,以嵇康之智,于謙之才,難道不知大廈將傾,及時更換門庭,可以有更好的前程嗎?”

劉招孫抬頭望向大殿上那個“正大光明”牌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