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團隊在確定投資策略的時候,會篩選存續時間超過一年,排名靠前的產品進行組合投資,持續跟蹤、測評,動態調整投資組合。
這個產品的設計初衷和設計邏輯符合of產品的實質,即透過定性和定量分析,構建投資組合,追求可持續的中長期複合收益。透過篩選產品和持續投資減少犯錯機率,平滑波動性,最後取得穩定的絕對收益。”
“剛才合規提到的人數問題,其實不是我們篩選時考慮的重點,在of的設計上,“人”才是最重要的。這裡所說的“人”,正是私募of基金管理機構,投資時,擁有專業的團隊來把關基金的篩選,永遠是獲取收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而團隊裡的人數多少和投研能力不是成正比的,我們關注的是他們的投資理念是否和我們契合,以及最大回撤。”
“這款產品對於後期執行和管理要求較高,在產品執行過程中,投研人員和運營管理人員需要對產品執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一旦發現不符合預期情況,需要及時進行干預和糾偏。
總得來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選擇私募基金前,我們要搞清楚我們有多少資產可以拿去投資,其中有多少可以長線持有,有多少需要保持流動性,有多少可以承擔大一些的風險,對每一類資產的比重如何分配比較恰當,對投資收益的預期標準是怎樣的。
投資是專業化的資產配置過程,其首要目的不是為了博取超高收益,而是透過投資組合的專業化管理來控制風險,從而達到資產配置和穩健增值的目的。”
葉培的這番話讓所有的評審委員都聽懂了,合規也聽懂了。
他對自己問了一個不太專業的問題,而感到有些羞愧。
許小艾簡直都要給他鼓起掌來,葉培的專業性她從來都沒有懷疑。
可是真正在評審委員投票的時候,還是產生了一些分歧,首先投反對票的是財富代表的評審委員,他其實最擔心的就是這個產品設計了出來,客戶怎麼樣才能接受?
大宇信託之前的產品,全部是固收類的產品,都是有業績比較基準的,也就是說客戶在買產品的時候,只要這個專案不出風險,在專案到期的那一天,是可以全額拿到本金以及在合同中約定好的業績比較基準。
而of產品就不一樣了,產品投資於資本市場,淨值會根據底層投的私募基金或者公募基金的淨值每天的發生變化,如果市場好還行,但是如果市場不好,基金的淨值也會跟著下跌,那很容易就會到了平倉線。
對於這種高風險的產品待遇,信託的客戶接受程度如何,財富心裡沒底。
其次,還有兩票也是有相同的擔憂,產品設計的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是銷售不出去,這個產品會擠佔財富客戶的額度,還不如多賣一些固收的產品,客戶接受度高,也不會產生一些糾紛。
這兩票是屬於在信託業務轉型過程當中的守舊派,對於公司轉型還是有一小部分人是看不清形勢,還想要和以前一樣做同型別的專案,所以在接受新事物的時候,接受的程度有限。@·無錯首發~~
投票是將相關業務部門的人員清場之後進行的,葉培離開房間的時候,看了一眼許小艾,眼中有著懇求。
這樣下來三票贊成,三票同意,許小艾的這一票就非常關鍵了。
投票的過程很簡單,不需要再說什麼了,許小艾鄭重地在同意上面畫了一個勾。
她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個產品的推出代表著大宇信託開發了一個新的業務條線,而在會上其他人所說的銷售的難度,她也承認,這後面就要看陸良的了。
透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