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第1000層,毫無疑問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樓層。
要不然,青靈島的第三代始祖歸元真人也不會把陰陽算學的傳承放在這一層。
而程理現在看到第1000層的題目,也是有一種,果然是這道題的感覺。
實際上,他把前面999層的題目做完一遍後,就有預感到第1000層會是這道題目。
因為它太經典了,而且太有標誌性意義了。
從前面999道題目中,程理也大概知道了,這個算學碑這次為自己隨機到的題庫,不知道是因為巧合還是其他特殊原因,幾乎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
整個題庫,從第1層開始,幾乎就是地球上人類文明的數學發展歷史程序。
所以,第1層到第500層是華夏古代算學部分,時間從公元前10世紀一直到公元14世紀的元末時期。
而第501層到第999層,則是中世紀末期到文藝復興時期,也就是公元13世紀到16世紀這400年間,歐洲數學的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經典著作中包含的問題。
也不知道是不是歷史的巧合。
在華夏文明數學發展開始沒落的公元14世紀,卻剛好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始。
歷史就這樣在這樣一個巧合下,發生了交替。
一個文明數學發展開始衰落,同時另外一個體系的文明十分恰好的在時間上無縫接上,隨之崛起。
歷史的交替輪迴興衰,總是充滿許多巧合。
在第501層到999層的問題裡,包含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重大數學經典問題。
比如包括三次方程求解、四次方程求解、虛數、對數等問題。
還出現了一些關於數學符號系統化的問題。
近現代數學最為顯著的標誌之一,就是符號化體系,在數學中普遍使用了數學符號,它體現了數學學科的高度抽象和簡煉。
而將數學符號系統化,也是在文藝復興時期這段時間內完成的。
除了代數問題之外,在501層到999層裡,還包括了很多文藝復興時期的幾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