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乘風破浪的教育雙姝> 第三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再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再起 (2 / 2)

姚總不置可否的樣子,卻轉向了鄭老師。“鄭老師,你那邊有這個情況嗎?你是做課程的人來做這個,還是讓跑市場的人去做呢?”

鄭老師連忙笑著回覆:“我這邊情況可能跟孫老師還不太一樣,我們更多是針對現有產品進行改良更新,暫時沒遇到過完全從0開始的研發,所以這個步驟,對我們來說,不是必要的。不過呢,我也比較支援徐博士的觀點,一對一,有針對性的去做就可以了,沒必要兩類人員同事都做同一件事吧。你說呢,孫老師?”

孫晗微微皺了下眉頭,“那天跟徐博士聊的時候,時間原因,沒有展開去說,可能有些不清晰的地方吧,我解釋一下。我之所以要求做課程的和做市場的,同時去做這件事,是因為職能不同,側重點不同。比如做課程的會去比對產品內容、亮點的提煉,而做市場的更看重客戶反饋、尤其是種種資料,我個人並不認為這是重複性工作,而是同一個團隊裡不同職能人員之間的一些聯合協作,最終得出一個更完善的結果。”

姚總馬上又開始笑著打起了太極。“哎呀,你們都是有各自的道理啦,這個我倒覺得不是問題,這是團隊內部的事,孫老師還是你來主要負責就行了。當然了,也很感謝徐博士提出來,多個建議、多個方向嘛,大家還能多延展著思考下。”

張總也笑著打岔,“是啊,姚總說的是,謝謝徐博士的建議還是,孫老師啊,你自己把握就行了。那徐博士,你覺得還有其他要改善的情況嗎?”

不等徐博士回覆,孫晗插了句話。“不好意思啊張總,剛才徐博士說了兩點,針對另一點,我也想再繼續跟大家聊聊看。”

徐博士倒是很坦然的樣子,“哦哦,好噠,那還是先請孫老師繼續聊啦。”

“首先,我覺得徐博士提到由主科或副科的任課老師做執行,我個人認為這屬於理想情況,這關聯到調動學區去配合、尤其是要調動那麼多的老師都要去配合,一個是能否實現,一個還有配合程度。這個話題太大了,甚至也許要請姚總出面,逐一去跟每一個學區去商定,才能有所推進,而這種推進,也不是一兩週內迅速能解決的,所以我覺得,是不是我們也要更考慮一下非理想狀態下的或者說是更多考慮常態的解決辦法呢。”

孫晗繼續說了下去,“如果是常態,我個人還是建議幾乎全員上陣,比如做課程的,為什麼不能當授課類老師呢,研學或營會里的授課,並非課堂的講解,我們課程內容的研發更多是啟發性的,是培養學生的主動思維,老師是輔助力,並不是一連串不停的要去講課。作為最熟悉課程內容的人,我們也經歷過執行期的檢驗了,我認為大家是具備這種能力的。”

“再有,徐博士的擔心,我可以理解,所以我認為如果是幾乎全員上陣,那麼比如做市場的、做後勤的人員,當然就可以經過培訓後,去輔助做生活類的執行。他們如果做授課類,那的確不太合適了就。在人員不夠的前提下,也需要對外招聘臨時人員,當然了,執行前都是要經歷培訓的。”

“徐博士提到的發揮集團優勢,調動老師,我絕對不是反對,這個肯定是最佳狀態的,但是需要一些時間去對接、去磨合,就比如說我們1月就要做寒假專案了,現在已經12月了,這樣的時間週期,就未必行得通、未必來得及。至於嘗試去做,我個人絕對是支援的。這方面也希望請姚總再評估一下啦。”

不等姚總髮話,徐博士也搶先開了口。“首先謝謝孫老師的介紹。剛才姚總既然說那一點是團隊內部問題,那我就不過多糾結了哈,原來我說的也只是建議,聽或不聽,當然還是請孫老師自己判斷一下。”

“但是另一點,雖然孫老師也解釋了很多背景情況和可行性,但我還是有些不同意見的。我是覺得,這不屬於能否努力去協調的問題,這個應該屬於必須完成、必須可行的問題。難道我們放著集團的優勢,不去使用嗎?集團的優勢就是自有學生生源,也自帶老師資源,也就是咱們有現成的客戶,也有現成的人力配備啊,老師們的發動,我感覺是必須達成的。我覺得孫老師可能是對這件事的本質,沒有想清楚。姚總、張總,你們說呢?”

這皮球拋給了姚總,姚總卻略帶了些尷尬。倒還是張總先回了話,不過張總卻轉向了孫晗。“哎呀,孫老師啊,咱們話也別太尖銳了哈,是吧,大家都是互相提建議嘛,都是為了公司好。徐博士肯定說的是最佳狀態的,具體能否實現,等會後吧,咱們再商量商量。”

姚總也笑著繼續,“是啊是啊,不過我覺得這樣非常好啊,大家都暢所欲言,建議一定要多提,公司才能成長進步嘛。”

會後,眼見著姚總、張總、徐博士三個人進了姚總的辦公室裡,不多時,又出來喊上了鄭老師,卻一直沒再出來喊上孫晗。正巧團隊裡負責課程的馬老師來找,溝通著工作,孫晗總算暫時來不及考慮眼前這差異化的對待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