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與E
ic約了出來的張嵐,度過了美食街區下的閒情漫步加上電影連看的一天,回家又跟孫晗互相的調侃了一陣,這怡然自得的美好時光卻總是這麼短暫。
自從2018年3月回國後就一直在這家公司裡,到如今也有2年多了,慢慢的習慣了一把手的各種糾結和二把手管理節奏的時而突兀、時而緩慢,以至於每逢週一的例會時,張嵐都有些對於未知情況的小小問號,甚至是鬱悶。
2020年12月,成都的教培公司裡。
又到週一的例會了。每一位團隊的負責人都要先反思上週的工作情況,逐一介紹工作內容和完成程度,還要展示對新的一週任務的計劃和預估。
“趙總、錢總,我們藝體團隊這邊,最近這兩週的重點工作都是要跟進新開設藝體課程的學區,現在老師們都到位了,第一期的學生屬於試聽講,是招募性質,我們正在協助學區那邊做籌備階段的最後工作......”
“趙總、錢總,最近也是年底了,我們初高中團隊近期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在課程研發方面,因為已經有多個學區都加入了程式設計課的實踐,相關的教具更新工作,是我們近期正在對接和協助著的......”
終於輪到了張嵐。“趙總、錢總,我們這邊是兩個方向都在進行,我分別彙報下。首先TO B這塊的業務,目前仍處於跟老客戶的持續跟進和維繫當中,新客戶方面,有2個新拓展,已經對接上並且都進行了初步的溝通,但目前反饋都是關注疫情,不敢冒進。”
“再有就是幼小教這部分業務,因為之前重點都放在了線下,所以現階段我們還是在常態化的打磨課程當中。另外就是,前陣子給您提交了關於產品體系的簡單框架,不知道您覺得是否可以推進呢?”
趙總面向張嵐,“那個框架的事,暫時先這樣吧,已經弄的不錯了,但能否推進,我還得跟集團負責教研的領導去溝通。現在有個新情況,Jessica他們走了之後,咱們幾個線上平臺暫時就擱置了,這幾天也聽到些學區的反饋,所以我跟錢總也商量了一下,至少咱們的公眾號不能斷更啊,這部分你們先弄一下吧,就附帶著弄就行。”
“趙總,我們先接下來,沒問題的,但公眾號的表現方式也很多,我想問下,是否暫時沿用原來的形式就行?還是說像影片號那些,都要一併負責嗎?因為如果有影片內容,我們這邊的確沒有專業的人,可能就會比較費力了。”
“影片號先不用,抖音那些暫時也先擱置吧,只需要微信公眾號,就圖文內容就可以了。你們查一下之前的頻率,跟原來保持一致就行。”
開完了管理層的每週例會,自然也到了團隊的內部會,把新訊息公佈的時候。聽說又突然加大了工作量,還沒等張嵐宣佈具體的分配承擔方式,下面已經開始竊竊私語起來了。
“哎,怎麼又有不相干的事給咱們安上了呢?”“可不是嗎,總有雜事上門,哎。”“你們知道之前頻率是什麼嗎?要是一週一次,倒也無所謂吧。”“怎麼可能一週一次,原來不是有個團隊弄線上的活嗎,怎麼的一週也得兩三回吧。我也記不清了。”
“好了好了,大家先別聊開了啊。”張嵐清了清嗓子,“咱們原來的頻率是每週三次,分別是二、四、六來發,週六的可以提前寫好、提前設定,到時是自動傳送的。咱們也是剛接手,先內部試行一下吧,小張、小李、小陶,你們每人一篇,具體怎麼對應安排,你們自己商量就行,把二、四、六排好。”
“張總,可是這公眾號,我看過有的還挺複雜呢,有影片、有動圖的,這個挺花時間的都。”“是啊,張總,這個事,我們幾個說實話也真沒弄過,咱們不用弄的那麼複雜吧?”幾個人也是接連發出了疑問。
“不用那麼複雜,你們先查查之前的內容,基本上就是照貓畫虎,僅限於圖文就可以,當然了,如果你們自己想嘗試更多的花樣,也沒問題的。就先這樣吧,一會有什麼疑問,你們隨時來我辦公室嗎。明天就是第一篇了,發之前先給我看下連結也。”
“對了,這個公眾號可不是咱們團隊內部的,而是針對公司整體業務端的,所以內容對應的主題,咱們千萬不要僅僅限定在幼小教這部分,初高中、還有藝體類,都要考慮到的。你們在寫初稿時,也多跟另兩個團隊的同事,多碰碰去。”張嵐又補充了這一句。
看著結束會議時,被點名的幾個人,都有點耷拉著腦袋,外加寫個公眾號,也要面對跨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如果只是讓這幾個人各自去對接,能否對接的好,並且快速的得到反饋呢,諸如此類的問題也是不少。
果然,當天的下午,就先後有人進來了張嵐的辦公室。
“張總,我是負責明天就得發公眾號,主題對應的是藝體類教育通稿,上午開完會我就取找藝體團組那邊了,說是會發給我點材料參考,但現在也沒發過來,我也不好意思再去催,張總你看要不你幫忙找找人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