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官立即讓人將李秀才帶上堂來,說:“李秀才,你夫妻二人知書明理,如何做出此等不良之事?”
李秀才再次將外出散心,遇賊偷牛,見義勇為反被誣陷之事詳細稟明。
縣官說:“既是秀才,就當堂吟詩明志,詩中也必須帶“牛”字。”
秀才低頭緩緩吟道:
十載寒窗志未酬,隻身無策拙如鳩。
勇為反致罹災禍,堪愧前賢掛角牛。
縣官及師爺連連點頭稱讚,又問林氏家境如何。林氏立即以詩作答:
家貧不自由,二八漫風流。
洗面盆為鏡,梳頭水作油。
荊釵斜插鬢,蒲扇半遮羞。
願效緹縈女,申雪郎盜牛。
詩中提到的緹縈是個西漢女子,她的父親犯事受罰,緹縈就向當時的皇帝漢文帝上書說:“我願意賣身為官婢,以贖父親的刑罪。”
此事感動了皇上,皇上放了父女倆。
縣官看他們夫妻舉止文雅,行為端莊,聰明多才,當場吟出如此好詩,相信他倆根本不可能做出不良之事。
又喚財主和兩個證人到堂,見此二人賊眉鼠眼,神色慌張;那土財主也是言辭含糊,猜想其中定有蹊蹺。
遂對他們嚴厲審問,喝令大刑伺候。
兩個賊只得老老實實交代真相。
縣官命將二賊各打20大板,將牛發還原主。
但原主不分青紅皂白,與賊共同誣良為盜,縣官命其向秀才認錯,並罰銀子20兩作為給秀才賠禮。
李秀才夫妻二人連連叩謝縣太爺公正廉明,歡歡喜喜回家過節了。
“所以,這個故事怎麼樣啊!”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 魏王李泰說道。
魏王李泰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