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三年七月,黃州。
劉鈞站在校閱臺上,看著一支支的隊伍依次在校場上走過。自回到黃州以後,劉鈞便開始將湖廣留守的兵馬集結到黃州,進行新一輪的整編和換裝。到現在,湖廣三鎮六師十八協已經完成整編。
新換裝過的各協兵馬,在經過半個多月的集訓以後,一起接受劉鈞的校閱。
劉鈞身後,姚明恭、袁繼鹹、楊廷麟、黃道周等一眾官員皆隨同校閱。在姚明恭等文官看來,校場上這些身穿藍袍外罩紅色號衣的湘楚新軍,個個精神抖擻,不可多得的精銳。不過在劉鈞看來,這些人還僅有一個架子。還多虧各部中有不少老兵在其中,要不然,連那兩分筋骨都立不起來。
“整編完畢,這些兵馬就要拉出去遼東實練了。”
新軍計程車氣很高昂,特別是這次的整編,又等於一次大規模的升遷,尤其是高階將領一下子提升了許多。原本湖廣三鎮只有兩個總兵三個副將。而這一次,卻有了劉鈞這個提督以外三名總兵六名副將和十八個參將的主官,還沒有算上那些副職的參將以上將領,另外北洋水師那邊也有一總兵三副將九參將一群高階正職主官,也一樣都是由九頭鳥的軍官中提拔起來的。
到現在,楚軍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支很強的實力,都是由劉鈞一手提拔起來的高階軍官們,無疑對劉鈞的忠誠很高,但劉鈞覺得還不足夠。起碼眼下如果他想要舉旗,那估計半數以上,甚至七八成的軍官都不會追隨。
千百年來的忠孝倫理觀念,深深的烙入中國人的心中,現在大明的表面看上去還是很不錯的,並沒有到那種末世之時崩潰的景象。
劉鈞把自己心底的野心很好的掩藏起來,只做不說。向著目標前進,努力的訓練軍隊。加強控制,自然有瓜熟蒂落的一天。
提拔了許多軍官的同時,劉鈞也帶回來許多西方僱傭兵,把他們安排進了軍中。這些人更類似於劉鈞的僱傭兵。相當於他的私兵而不是朝廷的僱傭軍。他們拿的是劉鈞的錢,也沒有什麼忠君思想,有的只是忠於僱主的念頭。
這些人多是歐洲來的經驗豐富的戰士,劉鈞沒有直接任命這些人為軍官,而是給這些人士官的軍銜。讓他們做為營連隊長們的參謀助手,以及連隊裡的訓練軍官,專門負責訓練兵馬,提供戰術計劃等。
這和美軍裡計程車官職責是一樣的,他們非官非兵,是一群經驗最豐富的精兵。
劉鈞還堅定的打算以後九頭鳥士兵也要經歷這樣的一個階段,一個士兵入伍只是一個列兵。當他完成三個月的新兵訓練後,他就能晉升為一個三等兵。而一年後,他能成為一個二等兵。但二等兵要升一等兵,除了需要兩年的服役時間外。他還得掌握本兵種的專業技術,如一個火銃兵,他得在射擊考核中合格才能在服役年限滿後晉升一等兵,如果技術不合格,不能晉升。
技術合格,再加上有立功,可縮短時間提前晉升。
而要想從一等兵晉升到上等兵,則不僅需要合格,還得出類拔萃,十分優異才行。當這些士兵成為一等兵後。他們就有了成為低階軍官,能擔任最低階的無品級的班長,成為一個戰鬥小組的領導,晉升下士。
再往上。可晉升為中士和上士,成為排長、隊總這兩個同級沒有品級的軍職。隊總往上就是連的主官百總。但從上士的隊總到右都尉的營百總之間,卻還有三個高階士階,每個隊總都得先晉升為三級軍士長,先成為連百總的參謀助手,然後晉升二級軍士長。成為連百總的副手。再往上晉升為一級軍士長,成為營把總的參謀。
只有經過了這三個高階士官銜的作職經歷,才能晉升為一個連百總,正式升為一個九品的武官。
軍官的職責在於指揮,而軍隊的訓練和管理則都將歸於初高兩階六級士官,這些士官將成為九頭鳥的骨幹和脊樑,軍官則將是頭腦。
結束閱操之後,劉鈞與湖廣一眾官員們一起喝茶。
說話之間,上到兩湖總督袁繼鹹下到監軍楊廷麟包括太監王坤等人都一臉憂心忡忡。湖廣的夏糧已經收過了,可收成卻讓人憂心。由於自開春後就一直乾旱,導致了產量大減,雖然官府也組織打井築壩等搶救方式,可最後還是大量莊稼乾死。
“整個湖廣兩省,糧食減產了六成。”袁繼鹹嘆道。
黃道周也嘆氣道,“我們的屯田稍好些,有五成收成。今年的屯田無法達到預期了,得減屯租。”
湖廣是天下糧倉,水利豐富,也才勉強達到四五成的收成,如河南陝西這些本就乾旱的地方,更可知情況有多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