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 (2 / 2)

也就是在豫州,袁術的野心便如春天的野草一般,迅速的膨脹起來。是以有北上圖兗州、南下圖揚州之謀。

袁術在兗州栽了一跟斗,猶不罷休,還未曾安全退回豫州境內,目光卻又盯上了揚州。

中原亂紛紛,涼州也不太平。

自董卓敗亡以來。涼州諸將因朝廷不赦,被迫起兵反抗以自保。結果輕鬆攻入長安,王允等人死於獄中,呂布倉皇東竄。一時之間,涼州諸將加官進爵,把持朝政,得意洋洋。

涼州諸將,紛紛起於微末,連年征戰,說打仗一個個都頭頭是道。但如何施政,卻是全都抓瞎。又只好依靠朝廷諸公。

於是把三公都重新換了一遍,又因皇甫嵩病重,拜光祿大夫周忠為太尉,參錄尚書事。讓諸公一起秉政。

拋下繁瑣的政務,諸將便開始爭先恐後的享樂起來。他等多年駐守在外,那些地方,不是險要之處,便是荒野。吃慣了西北的風沙與苦頭,再一入長安。便真的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了。長安數百年帝都,雖然大漢帝京已經遷至洛陽近二百載,但底蘊依然在。作為曾經的帝都,天下有數的雄城,此間的風流與繁華那不是一般的郡縣城所能比擬的。涼州系的首領如此,可想而知下面的兵卒會如何。

於是,一日之間,擾民之事屢有發生。長安城內,民怨無數。朝廷得報,知會李、郭諸人,讓其約束士卒,不可為害百姓。諸將仰天打個哈哈,一笑了之。開什麼玩笑,兒郎們多年來提著腦袋與羌人打生打死,這一切不都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沒了咱拋頭顱灑熱血,你們能安逸的生活在長安城?現在咱進了城,吃點喝點拿點,你們這就受不了啦?

主官如此態度,麾下的將士們那更加是肆無忌憚。尚書檯,楊彪長嘆一聲,把手中奏書擲於地上。長安城中舉報涼州將士的文書如雪片,可是他又能奈其何?除了斥責,還又有什麼辦法?斥責幾句,不痛不癢,以李傕、郭汜等人的厚臉皮,又豈會放在心上?

真要有什麼動作,只怕涼州人又要暴動。上一次長安之亂,城中血流漂杵,死傷無算,元氣大傷。又豈能經受得起再一次的折騰。

唉,武夫亂國啊。楊彪靜靜的想道。

看看這天下,天子可曾還有一絲一毫的威權。諸州被掌握了軍隊的諸侯瓜分。自行任命地方郡守、縣令,自行收稅、鑄錢。表面上共尊天子,卻又從不進貢奉養……連天子,甚至也要受這些武夫的脅迫,這天下,還算是大漢的天下嗎?

怎麼短短數年間,局勢忽然就變成這樣了?

楊彪無比懷念先帝了。雖然漢靈帝在位時,天下被他搞得亂七八糟,但至少,朝廷的無上威嚴,還是能夠壓制住地方的。最起碼,在官員任免、財賦稅收方面,還是能夠保證的。哪裡像現在,只有一個區區三輔之地來奉養朝廷。上自天下,下至群臣,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實在是太窮了啊。

楊彪想著想著,忽然又想起昨日天子召他入對,談起的東歸之事了。

和天子相處這麼久,天子雖然年幼,但聰睿天生,知道如此局面,對大漢極為不利。便又重提自去帝號,攜群臣東歸洛陽這一建議來。

說實話,誰不想回洛陽。楊彪也想。可是,這事,真的能行嗎?涼州諸將會同意嗎?

唉,要是天子乃皇長子,那該多少?楊彪想著洛陽那位天子的表現,再對比著長安這位天子的表現,最後,滿腹心事,只化做一聲長嘆。

PS:對不起大家,事情實在太多太忙了。最近更新不穩,再過段時間就好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