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六郡國七十五縣,凡有人煙聚集之寨驛,皆有小吏敲鑼打鼓,通傳青州牧府之政令:青州在冊之民,凡無田地者、或人多地少者,皆可自行前往官府登記,待核實後,青州牧府將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授田。田地所產,依大漢律三十而稅一。
訊息傳開來,青州各地一片歡騰。經過近二百年的發展兼併,大地主集團已經在事實上擁有了帝國的無數土地。自耕農正在急劇消亡。沒有田地的良民們,不是賣身為奴婢,就是為地方士紳豪強之佃戶。而另外一部分人,仍然在苦苦咬牙支撐。或許在好年景,還能混得溫飽,若是逢了災年,便只能賣兒賣女了。在這種情況下,天子卻為了享受,仍然在不斷的加稅加賦,於是漢末的社會矛盾空前尖銳。社會底層百姓,已經忍受夠了官府以及地主們的層層盤剝。這也是為什麼張氏兄弟振臂一呼,天下響應的最基本原因。活不下去的人,太多了。他們需要一條出路,需要一個可以發洩的途徑。於是他們成了張家兄弟野心的殉葬品。
劉備來了青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狂掃青州一切武裝敵對勢力。然後在青州百姓忐忑不安的心情中,頒佈了授田令。這條政令給青州上下帶來的震動,以山呼海嘯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官府重新授田給百姓,在青州百姓的記憶中,也只有故老口口相傳的世祖光武皇帝在位期間有過。從此之後,大漢帝國何曾有過如此之舉措。
授田令一出,頓時便受到了無數百姓的擁護。毫不誇張的說,此時民心全在劉備,而之前流傳的謠言,早已不見蹤跡,若還有人敢說劉備半句不好的話,立馬便會被百姓群起而攻之。
青州牧府,劉備書房。案几上的文冊堆積成了一小堆。這些資料,都是荀彧安排人手,於各地細細打探得來,然後匯總於此。
檔案中清晰的顯示,青州各城中,糧鋪、緞莊、酒樓客棧等與民生相關聯的各行各業,青州各大宗族竟然佔據半數以上。這也是劉備擁有軍隊,卻仍然忍耐那些世家豪族的原因。
衣食住行,與民息息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若劉備打算欲以強橫武力對付青州各大宗族,搞不好整個青州都會亂套。
軍隊是暴力機器,破壞力巨大。但用在青州內部,不太妥。劉備不是劉表。劉表當初敢單騎入荊,然後誘宗賊而誅之,是因為他在荊州,有本地豪族蒯氏、蔡氏鼎力相助。而劉備自來青州,雖然如今帳下人才濟濟,也有本地人管寧、邴原、孫乾、國淵、太史慈等在效力。但管、邴兩人都是少貧家孤之人,而孫乾、國淵和太史慈,都不是什麼名門大族出身。青州本地最強氏族的代表們,都選擇了觀望,而不是第一時間投靠。
也許劉備放低身段,一一上門拜訪,會帶來一些效果。但劉備是這種人嗎?在劉備心中,他們這些大地主大豪紳,都是未來時間裡,劉備需要逐漸“消滅”的物件。劉備又豈會為了這些人,而去委屈求全。他有的是手段來對付他們。
劉備隨手拿起一卷竹簡,細細看了起來。裡面內容是授田令釋出後,各家各戶百姓,前往官府登記戶口的訊息。授田令簡直就是一個大殺器。一些往日裡隱匿戶口的家庭,如今也主動入籍,登記人口了。雖然多個人,便要多出一份賦錢,但比起分得的田地,那些小錢又值得些什麼?
這還是剛開始。待劉備的政令貫徹,威信徹底豎立起來後,那些還在觀望的百姓,以及隱匿在山林中的流民亡戶,必然會成群結隊下山,登記戶口,獲得土地,重新成為自耕農。而他劉備,就會有了收租收稅、興發力役、徵募兵丁的雄厚基礎……
想到這裡,劉備不禁微笑起來。他現在的目的,不是急吼吼的去對付那些本地豪族,而是超越他們,成為青州最大的地主!
在這片土地上,要想和風細雨的改變一切,要想徹底的控制青州。那就看誰的手腕強。自己擁有了強大的軍隊,又擁有了無數的田地,獲得了自耕農、流民的擁護。在這等大勢之下,幹什麼事幹不成?
等到算賦革新的政令出來,一、二年之後,自己就是徹徹底底、說一不二的“青州王”!
任何政令,一開始可能都是好的。但往往執行中,因為某些人、某些因素,到了下面,或許就會漸漸變了味道。
比如在平原國高唐縣的賀家村。裡魁賀質最近就很是得意洋洋。授田令好啊,簡直太好了。他執掌此地二百餘家,誰家想多分點田地,不得都求到他頭上。想著滿屋子的禮物,賀質心裡簡直樂開了花,劉君侯真是大大的好人吶!
不過,一想到葉家寡.婦,賀質興奮的心情便猶如潑了盆冰水,迅速冷卻了下來。葉家寡.婦他垂涎很久了,奈何人家向來不假以辭色。讓他很是無可奈何。但俗話說得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葉寡.婦越是如此,賀質這心中越是難熬,像是小貓爪子在撓一樣,偏偏卻越撓越癢,讓他欲罷不能。
這次,賀質就想借此授田之機,徹底讓葉寡.婦臣服於胯.下。誰曾想,好幾日過去了,葉寡.婦卻一點音信都沒有。賀質坐不住了,他就不信了,這小小的柔弱婦人,還能不求著他?
想著葉寡.婦清麗的面容,讓人憐惜的眉梢眼角,賀質心中不由一陣火熱。於是便隨便扯了一件衣裳披著,出了門,搖搖擺擺的往葉寡.婦家而去。
葉寡.婦,賀家村的人提到這個名字,都會不自覺的搖頭嘆息一會。年紀大的老人,還會說上一句,這女娃,命苦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