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 (1 / 2)

感謝書友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的打賞,謝謝。

在初平二年,建安元年的西元一九一年,大漢帝國因為劉備的出現,已經完全變了一番模樣。在長安與洛陽,一西一東兩位天子並立的同時。原來的諸侯們,也悄然在跟著形勢在變化。

劉焉遠在益州,隔絕與中原的往來,自成一國。而劉表在荊州,消滅宗賊豪強後,收攏吏民人心,正遣了大將黃祖,與盤踞荊州精華之地的南陽袁術所部大將孫堅交戰。雙方互有勝負,而孫文臺這江東猛虎,自從在洛陽帝陵意外得到傳國之璽之後,命運也似乎悄然而變。這個時候,正是他雄心萬丈,意氣風發之時。是以能驅本部數千兵卒,硬抗荊州數萬之眾。

陳溫、陶謙默默的在揚、徐埋頭髮展,治民治軍。並不參與中原各方的紛擾。在北方,公孫瓚與劉虞雖然在政見上各持己見,卻並未發展到如同歷史上一般的水火不容。因為幽州向來在財政上,需要青、兗、冀等州的支援。是以在青、兗兩州黃巾死灰復燃,冀州財政向袁紹等關東盟軍傾斜的情況下。公孫瓚對劉虞因為財政方面的捉襟見肘而表示了理解,在盡力以戰養戰的同時,也放緩了攻擊的節奏。

董卓在長安因為心中的那一點野望被關東諸侯擊得粉碎,於是放縱享樂,不理政事,日日歡歌燕舞,醉生夢死,卻不知道,一場針對他的圍獵,已經在黑暗中悄然展開。而袁氏門生韓馥也同樣不知道,他的好朋友袁紹,正在對他虎視眈眈,打算圖謀他的地盤,肥沃的冀州。

劉備到了臨菑沒多久,管寧、邴原便結伴自幽州而來。劉備一把接住,昔日的少年友人,如今已經變化多多。管寧、邴原經過多年磨礪,當年的少年意氣,通通褪去。而今呈現在劉備面前的,已經是隱約初現的碩儒風範。劉備更不用多說,從孜孜求學、提出格物論的學子,成長為治理萬民的一方牧伯。三人相見,各自唏噓不已。

如今劉備麾下,文臣方面總算不只是僅有荀彧和簡雍還有大舅哥盧敏了。孫乾、崔琰、國淵、管寧、邴原的加入,讓他和荀彧從青州的具體事務中得以脫身,而能夠有精力把全部心思放在以後的戰略目標上。武將方面,大將太史慈,驍將管亥,更是讓軍隊的實力得到增長。青州方面,可以說是算得上人才濟濟了。

一入臨菑沒多久,劉備的任命就下來了。闢孫乾為客曹從事;闢崔琰為民曹從事;闢國淵為法曹從事;闢管寧為典學從事;闢邴原為工曹從事。除了吏曹與兵曹仍空位以待外,其餘諸曹總算是迎來了他們的新話事人。

而太史慈,則被任命為騎都尉、親軍副指揮使,與吳匡一道為劉恪之佐貳官。管亥亦同時調入親軍麾下聽用。五千親軍,無疑是青州軍體系的重中之重,心腹中的心腹。被任命為親軍將校,無論是太史慈,還是黃巾舊將管亥,都為劉備的舉動感動不已。太史慈幼讀詩書,素知春秋之忠義;管亥江湖草莽出身,講情義重然諾。他二人得劉備如此見信看重,早就暗暗發誓,從此之後,便把這百多斤賣與主公了。

青州宵小魍魎一掃而空之後,發展的最大障礙便不復存在。接下來,劉備的第一道政令,便是大規模的在青州範圍內統計戶口田畝。

在農業經濟為主體的大漢帝國,劉備深知,他要養軍,養民,養部屬臣僚,糧食才是根本。拋開糧食。其他一切,都是扯淡。尤其是在這個戰亂紛紛的亂世,就算是錢再多,手握億萬萬,若是買不到糧食,他的青州,便只剩下崩潰一途。在十常侍宅,他秘密挖掘出的錢財寶物不計其數,卻仍舊讓荀彧封存,自己看也不看上一眼。就是因為,這些東西,根本不是關鍵。他未來爭霸的命門,是糧食。有糧食,才有人,有人,才會有軍隊,有稅收,有未來的一切。

是以劉備根本沒有想過其他的,什麼發展商業、什麼探礦等等諸如此類的東西,都被他拋之於腦後。他與荀彧兩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在青州,不顧一切的發展農業。

而統計戶口田畝,便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在統計清楚官田、私田的數量的同時,因為離亂死亡造成的大量無主荒田,也被劉備納入官田之中。

在強大武力的震懾下,青州基本上就是劉備的一言堂。於是在各方的迅速配合下,青州的戶籍田畝數字,沒多久就擺放在了劉備的案頭。

數字很讓人觸目驚心。靈帝早期的近四百萬人口,經過黃巾之亂、經過公孫度在東萊的擄掠、經過歷次戰亂的消耗,在冊人丁竟然不足二百萬。只有一百五十餘萬。而田畝,與以前的檔案相比,無論是總耕種面積,還是官田數量,都是大量縮水。當然,其中還有一些隱晦的記錄,不足為外人道。

劉備越看越火,看到最後,竟是擲冊於地,拍案大怒。

荀彧在側,也是極為鄙視一些人的吃相,於是開口道:“主公,可要出兵,強令青州諸宗族吐出被他們吞佔的隱戶流民以及田畝?”

劉備頗為意動,想了想,方道:“文若,我初來青州,經過連番剿匪之戰,雖然根基初穩,但我也不想在青州掀起腥風血雨,殺個血流成河。畢竟我還要在青州待上很久。若是把青州本地宗族豪強清洗個乾淨,青州百姓又豈能心服?”

頓了頓,劉備又道:“文若,你且以我之令,與各宗族言,讓其主動捐獻田地人口,我必有重賞。但切記,不可用強,不可脅迫。自持武力便以勢凌人,非是長久之道。再說了,風物長宜放眼量,來日方長嘛。我在青州又不是一日兩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