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 (2 / 2)

以王允、楊彪、馬日磾為首的百官們,開始不動聲色的接觸、拉攏董卓的部將。可惜,董卓餘威仍在,而涼州諸將,仍然對董卓忠心耿耿,面對高官厚爵,一個個不為所動。當然,也沒有人蠢得會向董卓告發。多個朋友多條路的道理,是個人都會懂得。畢竟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樣紅。指不定哪天就用得上別人了呢。

文官們跳上串下的,結果卻一無所獲,簡直白忙活了。眾人把資訊匯總到王允這裡時,不禁都有些垂頭喪氣。王允本來也有些洩氣,不過見同僚們如此,又只好表面上不動聲色,為了鼓舞眾人,故作雲淡風輕的道:“諸公緣何如此?自古謀大事者,豈有一蹴而就者。”

有人道:“司徒,非我等焦慮,實則此事已迫在眉睫,若不加速行動,待董卓得聞,我等必然斧刃加身,死無葬身之地。大丈夫為國除奸,死則死爾,然則若事未成而身先隕,兼且牽連親族,便是死也不甘!”

眾人紛紛言是,王允一想也是如此,自己等人行事再隱秘,董卓再醉生夢死,該知道的遲早要知道,因為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不透風的牆。王允皺起眉頭,深思了一會,方才道:“你們有人去聯絡呂奉先否?”

眾人面面相覷,然後大搖其頭。有人道:“司徒,那呂奉先為董卓腹心,董卓出入,呂布拱衛其側,從不離其左右。此等人,豈是我們可以動搖的。為免打草驚蛇,我等不敢與這接觸。”

王允聽了,搖頭嘆氣,道:“你們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呂布此人,豺狼心性,見利而忘義。其可叛丁建陽,便可叛董卓。看我們給出什麼樣的條件而已。且我聽聞呂布悍勇,又深受董卓喜愛。然則他乃幷州舊將,於涼州軍中,多受猜忌排擠。料想他與涼州諸將極為不和,否則作為堂堂都亭侯、中郎將,為何不獨領一軍,而是甘心居於董卓之側,作為親信護衛,受董卓之驅策若下人?”

眾人聽了,大覺有理,不過,誰去和呂布談呢?眾人看了看,自度自己沒有這個本事,倒不是不敢去,而是怕搞砸了,那就萬死莫贖了。

王允振衣而起,一臉堅毅的道:“呂布那邊,我來負責和他談。事成之後,我願與他一同共掌朝政。如此條件,不怕他不從!”

眾人大驚,紛紛勸道:“司徒,不可啊!”可千萬別弄倒了董卓,又起來個呂布,否則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王允少年出仕,壯年天下知名,曾因剛直不阿得罪宦官蹲過大獄,差點死在裡面了。為此性格磨練得暴烈如火又極度自負。如今他身為司徒兼領尚書令,執掌朝政,更是一言九鼎,眾人相勸,他哪裡肯依,只是一意要孤行。眾人見勸不動,只好讓王允注意自身安全,若事不可為,保全自己才是第一位。又說了半天,眾臣才紛紛散去。

那邊王允圖謀董卓,這裡袁紹也沒閒著。袁紹力排眾議,力扶天子重登帝位。可以說是簡在聖心。在太后和天子看來,袁紹這樣的臣子,才是大大的忠臣,為了天子,殫精竭慮,忙前奔後,其人心跡,可歌可泣。於是當年因為袁紹力主誅宦,而使何進何苗兄弟慘遭橫死的那點心中不快,也蕩然無存。而袁紹的付出,也得到了豐富的回報。以年方四旬的年紀,位居臺閣,兼錄尚書事。

簡直是達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巔峰。是以前段時間,袁紹一直是滿面春風。志得意滿。不過,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他執掌朝政後,才發現,國家財政,已經是亂套了。國庫被董卓搬空不說,洛陽地面的富戶也是十室九空。然後,天子和太后要供養,文武百官要發俸祿,將士要軍餉糧草……

袁紹發愁了。他不是神仙,變不出那麼多錢來。洛陽地區被董卓亂搞成這樣,現在就是想找些人收稅,也難找到。如今天下分裂,想要涼州、關中的賦稅,那是別想了。幽、並二州更不用說,往年都是朝廷財政撥款供給二州。荊、益兩州,益州道路遠隔,關山險阻,自劉焉去了,便極少有訊息。荊州倒是富甲一方,可惜自己不爭氣的弟弟和劉表起了桎梏,正率了孫文臺與劉景升在南陽打生打死,指望不上了。交州更不用說。

青州聽說劉備在那裡正焦頭爛額的剿匪,他不找自己要錢糧,自己就要謝天謝地了。嗯,如今靠著揚、徐、豫、兗、冀這五州供應,還真有些捉襟見肘。若是太平年間風調雨順還好,這離亂的年月,田地荒蕪的不在少數。農耕社會,沒人耕種,自然就收不上稅收。更何況,這五州之主,沒一個是好惹的,明裡暗裡,不是太服從。

是以袁紹在拆東牆補西牆忙亂了一陣子後,心力交瘁的他,忽然開始,有新想法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