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恪性子向來跳脫,雖然現在已經娶妻生子,又在軍中歷練多年,但仍然改不了本性。在劉備面前興高采烈的說起太史慈的武勇英姿。說得旁邊的太史慈臉都快紅了。
劉備一直面帶微笑的聽著自己這個從弟的描述。待劉恪說完,方衝著太史慈一笑,道:“子義果然不愧青州豪傑,今番助我軍掃平東萊宵小,無以為謝。”
劉備扭頭對身後親衛道:“牽我坐騎來!”
然後對太史慈道:“寶劍贈俠士,良駒匹英雄。我這坐騎乃塞外異種,隨我多年,征戰四方。今次便贈與子義。還望子義多多愛惜。”
古代的馬匹,都是作為戰略物資存在的,更不用說現在這戰火紛飛的歲月。一匹馬,比黃金貴重多了,更何況是這種神駿非凡的名駒。說實話,太史慈第一眼看見劉備的坐騎,心裡便喜歡上了。就像後世的男人愛好超級跑車一樣。不過再喜歡,太史慈一聽到劉備要把如此駿馬贈予自己,當即大為驚訝,哪敢受如此重禮,立馬就一口回絕:“某不過寸許之功,豈敢受君侯如此厚賜,君侯萬萬不可如此,慈不敢受!”
劉備笑道:“子義莫要如此,守慎自幼與我一道長大,手足情深。你助守慎,便是助我。掃平匪患,擊退外敵,有大功德於青州百姓,何來寸許功勞之言?且我青州軍中一貫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子義固辭不受我賞,莫非是覺得我劉某人不值得相助麼?”
說完,劉備就笑眯眯的看著太史慈。這話綿中帶剛,直接把太史慈給逼住了。太史慈一介武人,倒也不矯情,稍一沉吟,便接過韁繩,拱手道:“既如此,某便愧受了。主公在上,請受太史慈一拜。”
太史慈也想得明白,青州只有劉備這麼一個老大,反正是打算投劉備的,都陪著劉恪打了這麼久仗了。再說了,劉備一見之下,果然名副其實,別的不說,這贈馬,便是很對自己的胃口的。一匹良馬,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大了去了,關鍵時刻就能救命。劉備征戰多年,初見之下便將坐騎相送,這份恩遇厚待,不由太史慈心中不感激。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既然印象不錯,那就留下來給人家賣命吧。
劉備笑吟吟的扶了太史慈起來,環繞四周諸人道:“我青州軍又得一員大將,可喜可賀!傳令三軍加速,到了臨菑,我要犒賞三軍,以酬將士之功,並大開宴席,為子義接風!”
劉備率了大軍一路往齊國而去,沿途之上,見往日絡繹不絕的流民餓殍大為減少,幾乎絕跡。劉備不禁心懷大慰。這地方,沒電沒網沒遊戲,以前生活中種種習慣了的東西,這裡一概沒有。不努力的去發展、不努力的去爭霸,不努力的給自己豎立一個崇高的理想,劉備很怕自己會瘋掉。幸好這裡還有他的親人,有他的部屬,如今也擁有了這麼大塊的土地。那麼,能夠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生活過得好一點,毫不誇張的說,劉備的幸福感也就會更加強烈一點。
劉備端坐在馬上,身子隨著馬匹的走動而輕微搖晃。心情暢快的他,思緒已經飛得老遠,此時的他,正在想著,董卓、袁紹哥倆,還有老曹他們這些傢伙,都在幹什麼呢?
關山阻隔,加上劉備這段時間心思全放在剿匪上,所以竟沒來得及留意諸侯的情報。其實,關中的形勢,已經悄然在變化了。
董卓被諸侯逼得狼狽回了長安。滿腔雄心壯志頓時化作烏有。當初入京時的不可一世,也早就不見了蹤影。他終於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人敢惹他。而他自持的武力,並不是天下無敵。
待到洛陽方面重立弘農王為天子,董卓聞信雷霆大發,卻又無可奈何。諸侯重兵屯集洛陽。他可不會為此出兵攻打。他已經敗過一次了,涼州兒郎士氣正低,若再強行出征,不合兵法。最關鍵的是,他輸不起了。於是董卓只能借酒澆愁,然後就是在朝堂之上,看誰不順眼,就收拾誰。
董卓雖然兇威焰焰,然後以王允、楊彪等為首的文官們,卻一個個喜在心中。在他們看來,那個野心勃勃的董卓已經消失了。如今的董卓,只知道修築宮室,收羅美女寶物,然後進行享樂。這樣的一個董卓,便猶如步入老年的獅、虎。表面上挺嚇唬人,但已經沒有那顆虎膽雄心,心力不足了。那還怕什麼。
於是,私底下,文臣們一個個開始串聯起來,搞小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