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 (2 / 2)

袁紹臉色一沉。旁邊一直沒說話的河間王劉陔便開言了:“玄德此言差矣,董賊枉興廢立,敗壞綱紀。以至天下大亂。於是方有諸侯舉兵西向,天下義士翹首以望。年內以來,董賊懼諸侯兵鋒,不得不西遷長安以避之。然則天下諸侯為何討董?乃董賊行廢立之事以失天下人心也。董賊多行不義,敗亡在即,其所立之天子,名不正言不順,自然當廢除帝號也……”

河間王絮絮叨叨一大堆,劉備總算聽明白了,你們諸侯討董,就是因為董卓枉興廢立,那麼你們打敗了董卓,難道還要繼續承認這個董卓立的天子?自然不行,董卓既然要敗、要死,那麼他的一切,包括他所立的當今的天子,都得推翻。

這是典型的成王敗寇論了。不過,劉備聽了,忽然覺得有些無言以對。他貌似說得很有道理的樣子。原本歷史上董卓死後,天子能夠繼續當他的天子,是因為他的兄長,漢靈帝嫡子弘農王劉辨已經被董卓害死了。所以他作為漢靈帝唯一子嗣,繼承大統名正言順。可如今太后與弘農王被自己所救,董卓鐵定敗亡。那麼,那些野心家們,那些遵循禮教的老古板們,似乎又有了更好的目標?

太后在,弘農王在,弘農王為先帝嫡長子,又曾經登基為帝,似乎打敗董卓之後,再度為帝,也不是不可以?

劉備之前一直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但現在這個問題被袁紹捅了出來,而且還說動了太后,請動了宗室兩位王爺。只怕已經是不允許任何人阻止他了。至於洛都諸侯們,這種擁立從龍之功,誰會放過?說都不要袁紹說,只要一個暗示,便會有人自覺的跳出來擁護。

劉備一時心亂如麻,罷了罷了,不想了。先回營去罷。於是劉備沉聲道:“備遠來疲憊,本初,兩位王爺,還請允我先行告退。”

袁紹與平原王、河間王對視一眼,袁紹道:“既然如此,玄德先去歇息,此事來日再議。”

送走劉備,平原王道:“看這意思,似乎劉玄德不同意?”

袁紹一聲冷笑,道:“箭在弦上,他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可由不得他了。”

劉碩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一切便全靠本初了。”

袁紹道:“兩位王爺放心,只要此事得成,兩位所求,包在某身上。”

劉氏皇族經過歷代皇帝的打壓,早就不復西漢初年有兵馬有錢糧的盛況,如今沒有實權的他們,也只能在封國中拼命的享樂。縱情於聲色的同時,子女數目也是急劇增多。而除了嫡長子能襲爵外,其餘子孫卻無法顧及,只能任他們成年之後獨自生活。有本事的,自然能夠脫穎而出,沒本事的,便泯然眾人。這次袁紹能說動平原王與河間王,便是對兩王說,若能夠在立帝一事中立下功勳,太后與新的天子必然會有封賞下來,到時再封蔭數子,不在話下。

平原王與河間王已經貴為王爵,享盡人間富貴尊榮。若說還有什麼不滿足不如意的地方,就是還有幾個寵姬所出的愛子沒有辦法安排。就算自己能夠讓他們富貴一世又如何,自己撒手之後,誰又會來照顧他們和他們的孃親?靠嫡子?別想了,平民之家,嫡庶之爭都是常事,更何況王侯之家。兩個王爺被府中愛姬鬧來鬧去,正自煩憂。誰曾想袁紹使者便突然上門,還提出瞭如此豐厚的條件。兩個王爺不禁眼前一亮,於是不由分說,便屁顛屁顛的一路跑到洛陽來了。

在他們看來,天子家事,便是他劉家事,更何況,還有太后旨意在,誰能說他們什麼?

劉備回營,對一直等候的荀彧道:“文若,袁本初已經說動諸侯與太后,欲重立弘農王為帝。甚至還請動宗室平原王與河間王。此次我料袁本初必然一意孤行。此訊息傳出,天下又要動盪了。”

荀彧也凌亂了:“董賊未平,豈是重立天子之時?且天子在位以來,並未失德,如何能輕言廢之。若如此,袁本初與董賊何異?”

劉備深吸一口氣,道:“我亦持此論,然則河間王言,我崤山以東諸侯反董,便是因為董賊廢立天子。若董賊敗,其所立天子名不正言不順,自然要廢。因為弘農王為先帝嫡長子,紹繼大統,名正言順!更何況弘農王曾為天子,卻無辜被董賊所廢!諸侯與宗室,自然是要匡正董賊敗亂的天下!”

荀彧搖搖頭,心中也是一團亂麻,弘農王無辜,當今天子又有何辜?董卓與袁紹這些權臣們一個個想著廢帝立帝,把大漢天子隨意擺弄,不過是為了一己私慾罷了。唉,我大漢何至一弱如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