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 (1 / 2)

眾人退走之後,劉備坐在帳中一動不動。說實話,他有點茫然了。

之前憑著“先知”的能力,他很早就開始養望,於士林中夯實了基礎,打響了名聲,並在黃巾起義中擁有了自己的班底、軍隊。而後在反董事件中,他屢屢搶奪先機……

他並不是沒有考慮過以何處為基業。幽州、荊州、甚至是揚州、益州他都考慮過。然則之前是先帝尚在,後來就是反董。

而且在這個標榜忠義、標榜大義名份的時代,目前除了關東諸侯聯合起來聲討董卓,諸侯之間並沒有開始相互攻伐。劉表打袁術不算,因為他是荊州刺史,有大義名份在,收復南陽天經地義,誰也不好指責什麼。所以劉備目前根本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擅自攻略一州之地。

他若是開天下之先河,冒然攻打別人,去搶別人的地盤。後果很可能只有一個,就是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而他也沒法說服自己的小夥伴。更不用說去幫董卓分攤火力了。這種愚蠢的事,他做不出來。

之前他不急著去搶地盤,更多是因為記憶中的大事件歷歷在目,他能夠隨時根據形勢的不同而調整自己的戰略方向。可現在,袁紹這混蛋居然要重立弘農王!更關鍵的是弘農王還是自己救出來的!虧自己之前還沾沾自喜,能把死於董卓手中的太后和弘農王救出來。也算是小小的改變了下歷史。可如今,這被改變了的歷史,就馬上來報復自己了。

劉備錯亂了。

袁紹這要重立弘農王為帝的訊息一放出,就石破天驚。如今已經沒有人還有心思去討董了。檯面上一群人為了廢立之事吵得天昏地暗,而暗底裡,卻有無數人歡呼雀躍,一個個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等著做從龍功臣。

劉備知道,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就算再反對,也是沒用。一個人的聲音,有什麼用,遲早會湮滅在無數人的口水之中。既然這樣,不如求外放,反正自己一個人討董也討不下去,而洛陽已經成為風暴的漩渦,還是早早離開罷。

一念至此,劉備就攤開了地圖。大漢十二州加上司隸部。嗯,益州有劉焉,荊州有劉表,揚州有陳溫,兗州有劉岱,冀州有韓馥,徐州有陶謙,幽州有劉虞,涼州有董卓,這些有主之地就別想了。豫州刺史是孫文臺,歷史上好像袁紹不久後還派了人去搶地盤,被袁術孫堅聯合起來打跑了,司隸地區自己不想待,也待不下去,幷州、交州太遠太荒涼自己不想去,數來數去,好像貌似就只有一個青州了?

嗯,現在的青州刺史是誰來著?好像前任青州刺史歿於黃巾餘孽之後,洛陽亂象紛紛,於是就一直沒有置過青州刺史。要到幾年後師兄公孫瓚和袁紹大戰對峙,然後公孫瓚派了部將田楷為青州刺史,然後袁紹又派他的兒子袁譚為青州刺史?

想出為青州刺史,自己和董卓鬧成這樣,他只恨不得殺了我,還肯讓自己平白得一州之地?只怕是想也休想。劉備壓根就沒有考慮天子的反應,反正天子同意或不同意都得聽董卓的。

既然如此,劉備摸著下巴沉思了起來。

偌大個洛陽城,諸侯每人劃分了一塊地盤,派軍駐守。當然,之前被劉備部將嚴顏守衛的皇城,已經讓了出來。弘農王與何太后已經入住,重新成為這座古老宮城的主人。如今拱衛宮廷的,就是袁紹,他之前曾為虎賁中郎將,幹這活駕輕就熟,當仁不讓。

城內,無主的宅院,已經被兵卒們翻箱倒櫃、刨地三尺。每天不時有歡呼聲咒罵聲從四處傳來。收穫頗豐的喜氣洋洋,一無所獲的罵聲連連。

靠近南宮的太平坊內,荀彧正自長嘆:“兵過如匪,軍紀竟一敗如斯。”

旁邊守護的劉恪一身勁裝打扮,顯得乾淨利落,介面道:“別人家的兵,我們也管不著,管好我們自己的兵就行了。文若,主公說了,不能太操心,否則容易老。”

荀彧聞了,啞然失笑。

坊內,基本上,都是當年十常侍的別院。劉備二話沒說,讓出了宮城,袁紹有些過意不去,問劉備欲駐防哪一塊,劉備拿著地圖裝模作樣的看了看,二話沒說就在地圖上一圈,把這一塊給圈下來了。袁紹一看,地方小得可憐。袁紹以為劉備愛惜名聲,不願在城中大肆搜刮,又或者他之前的部將嚴顏已搜刮夠了。於是便沒有多想,大手一揮便同意了。

其實,這裡是有玄機的。當年十常侍有言,先帝所藏奇珍錢財,宮中少府寶庫是一處,十常侍宅又是一處。董卓入京,劉備來不及,只好匆匆離京。如今舊地重遊,這一筆驚天財富,卻是不能放過。

天子藏富於閹宦宅第,其實不是秘密。這裡李榷率兵挖掘過,諸侯入城的時候,也各派人馬來尋找過,只差沒把宅子給拆了。但是卻一無所獲。一個個失望的離開。

劉備得知資訊,卻是撫須微笑。不是這裡沒有寶藏,而是這裡有玄機。

十常侍身體有缺陷,於是一個個貪得無厭。但他們也知道,他們的一切,全靠天子的寵幸。然則天下沒有長久不衰的榮寵,就算有,他們也敵不過生老病死,敵不過歲月。那麼,如何才能夠把自己一生辛辛苦苦攢下來的財富傳承給後人,而不是自己失寵後或者死後,被人輕輕鬆鬆抄出?

這些,閹人們都深思熟慮過。別小看了宦官。最起碼,他們識文斷字,文化水平很高。而這個時候,有些地方,甚至一個村子,一個縣城,都找不出幾個讀書人。所以但凡政令一出,張榜佈告之時,總有小吏在旁一邊敲鑼,一邊為百姓們解讀……

幾個中常侍湊在一起動歪腦筋藏錢,諸葛亮來了都沒辦法。是以諸侯們無功而返。而劉備,卻因緣際會,掌握了這個通向寶藏大門的秘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