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沿途輕騎而下,到了荊州,手令著黃忠、嚴顏等整頓軍備器械糧草,準備隨時出征。又率張飛自江陵逆水而入益州。
到了巴郡,稍作歇息,而後數騎徑入蠻部。羅耶珂聞訊,飛馬而出,到得劉備跟前,小蠻腰一扭,飛身下馬,便直撲入劉備懷中。
劉備溫香軟玉在懷,正心猿意馬間,卻聞一聲幽嘆:“好狠心的郎,還以為你不要奴了哩!”聲音幽怨委屈,直擊劉備心防,劉備眼圈一紅,看著懷中這個容顏依舊,但卻清瘦許多的人兒,啞聲道:“怎麼會不要,為夫這次來,便是接你和小蠻的,以後我們一家人,再也不分開。”
羅耶珂迷離著雙眼,一顆芳心喜悅得都快化開了:“真的?”
劉備穩了穩心神,笑道:“自然是真的,不然小蠻都不認得阿父了!”
羅耶珂嬌瞋一眼,道:“早就不認得啦!”
劉備這次來板楯蠻部,一是來招兵,二是思念羅耶珂與愛女小蠻,他之前征戰各方,顧不上家小,如今天下將徹底分崩離亂,他自然是不再放心讓妻女獨處巴郡,誰知道劉焉和張魯什麼時候就要火拼起來?
晚上,溫存過後,在洛陽種種往事一一浮現在腦海心田。劉備忽然發現,在這安寧的夜晚,他的思維竟然敏捷許多。之前壓在心中的種種奇怪感覺,不禁全部冒了出來。
董卓欲行廢立之事,為何百官之首的太傅袁隗一聲不吭的默許?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朝堂天下,袁隗若要開口,劉備敢斷定,朝堂之上四分之三以上的官員都會反對,董卓立馬就會遭到千夫所指,董卓是有兵不錯,但難道他敢把百官都殺了?
為什麼召董卓的是袁家的袁紹?而反對廢帝的也是袁紹,可袁紹的叔父,如今袁氏的家主袁隗為什麼不作聲?還有袁術,他哪裡不好去,跑到荊州來幹什麼?這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是袁家分裂?是袁董暗底有不為人知的協議?
除了袁隗,還有同為巨族的楊彪,弘農楊家的聲望不亞於袁氏,可楊彪為什麼也一聲不吭?滿朝公卿與靈帝掰腕子鬥了數年,就是要立嫡長子劉辨;如今董卓一來,又默許他廢帝,究竟是懼董卓兵鋒,還是另有隱情?
劉備在洛陽,目光只是放在董卓身上,隨時怕這不靠譜的傢伙暴起發難,對於其他,並沒有多想。如今出京,閒歇下來,種種疑雲不禁湧上心頭。思來想去,卻又想不出個頭緒來……
中平六年十二月底,廣陽侯劉備於荊州舉兵討董,天下震動。袁紹在渤海,得訊不是大喜,而是暴怒,他一腳推翻案几,撥劍把房中擺設物件砍得稀爛,意猶未止,狠聲道:“劉備!又是劉備!”
無他,袁紹也正在秘謀討董諸事,自己正在籌劃的一件事,卻突然被別人截了胡,搶了先。以後推翻董卓,討董元勳,國之柱石就變成了劉備,而不是他袁紹,教他如何不怒?且討董之事,關係到他另一個打算,若是劉備摻和進了來,這事還真不好辦。
不過,劉備既然搶了先,那麼自己更不能停了。於是初平元年正月,袁紹在渤海亦起兵,數日之前,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河內太守王匡、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等十數路諸侯一時並起,眾各數萬,以討卓為名,俱奉袁紹之令。
袁紹冷笑一聲,得意的道:“劉玄德,好教你得知我汝南袁氏的厲害。”
劉備得訊,自然是惟有苦笑而已。此時山東諸侯幾乎是約好似的同時舉兵,這不是向世人和他劉備宣告,山東諸侯其實就是一支“袁家軍”麼?
這些人中間,袁紹、袁術、袁遺都是一家人,其他的不是袁氏門生故吏,便是袁紹兄弟的好哥們,果然妥妥的袁家軍。
怪不得袁紹等舉兵討董,而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還有公孫瓚、陶謙等地方實力派都不吭聲。敢情是不想助袁紹之威啊。
至於遼東太守公孫度,他本身就是董卓所舉之親信,而北海相孔融正在頭疼黃巾,至於馬騰、韓遂等,巴不得中原越亂越好。
卻說曹操跑路途中又殺數人,心中忐忑,行蹤愈加小心,卻不料過中牟縣時,被一亭長所疑,呼鄉兵執解至縣中,縣令見是曹操,心中一驚,揮退左右,解開曹操所縛,乃道:“孟德緣何在此?”
曹操一見縣令識破自己行藏,便苦笑一聲,道:“違董公之命而欲亡歸家中,沿途見董公購我,故改換形貌,卻不料被亭長所疑為賊而執之……公乃何人?”
縣令笑道:“孟德可速去,勿問我名。我釋孟德,敬公乃義士也,無他意。”
曹操見此人死活不肯透露姓名,時間緊急,便不再多說,匆匆看了縣令幾眼,一抱拳,乃從後門走。
縣令見曹操既走,苦笑道:“此地不可久留,我亦走也。”於是掛冠服於院,攜家小連夜走兗州走了。
曹操一口氣跑到陳留,這才歇了下來。安全了。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廣陵太守張超之兄,乃東平壽張人,少以俠聞,振窮救急,與袁紹、曹操皆過從甚密。基本上,都是混過江湖的遊俠兒。所以曹操跑到陳留,於是就放心了。
詣太守府,見張邈,張邈相迎,兩人分賓主坐。乃道:“孟德既來,可為我援助也。”
曹操一頭霧水,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疑道:“孟卓,有何事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