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之中,刺頭要麼死,要麼逃,要麼被董卓趕出京師。剩餘之人,固然有心反對,在力量對比懸殊之下,便也選擇了明哲保身,儲存力量。
董卓環顧朝堂,大感滿意,覺得這樣的朝堂,才是他需要的朝堂,這樣的百官,才是他需要的百官。於是十一月癸酉,董卓自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又封董母為池陽君。而後拜司徒黃琬為太尉,司空楊彪為司徒,光祿勳荀爽為司空。
旋既詔除光熹,昭寧,永漢年號,復為中平六年。
相國,大漢多少年,沒有過相國了?
董卓既專朝政,大權在握,便暴露出他原來的本性。先是使兵據武庫,盡奪甲兵,又佔國家庫藏。又還不滿足,把貪婪的目光探向了洛陽城中貴戚大戶。
時天下承平近二百年,洛陽又為天下之中,國家之重。據史載,永和五年時河南尹二十一城,戶二十萬餘,口一百萬餘。根據後世文獻推算,洛陽城中城市居民最少有二十萬,算上效縣,整個洛陽地面人口最少在五十萬……
這麼一個富貴繁華所在,早就讓董卓及麾下迷亂在其中不能自拔。於是乃縱兵為亂。洛陽城中大戶家中金帛財產,家家殷積,西州之兵突入府第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苦主投訴無門,於是人情崩恐,不保朝夕。
董卓嗜酒放縱,屢宿宮中,禍害宮女,何太后和天子畏其淫威,不敢言語,幸好劉恪奉劉備之令,死命守護帝室,否則靈帝帝姬萬年公主,只怕都要遭受董卓毒手……
卻說曹操棄了官,一路潛行出關。偶過城郭,便見自己的捕文被張貼在城門處。心知董卓恨己,故使天下州縣購己。於是越發小心,一路更換衣物,自汙容貌,曉宿夜行,徑往沛國而去。
出旋門關,路過成皋,乃至故人呂伯奢家。伯奢出行,五子俱在。見阿父故人至,乃備賓主禮。曹操沐浴用茶畢,不見主人,乃出院視之。時天色已暮,月隱星沉,西風漸涼。曹操思及自靈帝駕崩後之事。既怒董卓之蠻橫,又恨公卿之沉默。
自度袁紹、劉備等既出京師,天子必然難保帝位。又想起桓、靈以降,國家便每況愈下,以至今日,忠良遭逐,邪亂在朝。曹操不禁抬頭望天,暗道,果真漢室氣數已盡,非人力可挽耶?否則數代以來,天子緣何昏弱如此?若如此,天命在何方?自己又該如何呢?前方一片黑暗,是隨波逐流,還是披荊斬棘,奮勇直前?
良久,曹操一捏拳頭,暗暗誓道,不管大漢如何,自己也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此正乃男兒縱橫四方之時,大丈夫生於世,不建驚世功業,不青史留名,豈不是白來這世上行走一遭!
心情暢快的曹操,在院中緩步而行,忽而聞得後院隱隱有聲傳來:“殺之……”
“……綁住再殺……”
曹操大驚,瞬間一顆心涼到谷底,有如冰水澆頭。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故交之子,竟然也從董卓之命,來陰謀圖己。
曹操苦笑一聲,心道,世間畢竟同富貴者多,共患難者少。既如此,對不住了。曹操決絕之人,眼中殺機一閃。輕步回房,取了劍在手,縱身躍至後院,但見劍光乍起,血花迸現,慘叫聲中,數具屍體倒於血泊之中。
曹操少時好遊俠,專門結交江湖上的劍客死士,一手劍法不說出神入化,也爐火純青。猝不及防之下,呂伯奢數子悉被殺之。
待曹操定下心神,再一看,不由大叫一聲:“苦也!”手中長劍掉在地上,一臉懊悔不及。卻原來呂家子縛了一頭豬欲宰之待客,哪裡是要縛曹操而殺之。
曹操枉殺數人,悔之無及,沉默良久,乃垂淚泣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於是收拾行囊,連夜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