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病得越來越重了,哪怕是接連來的喜訊,也沒讓他振作起一絲精神。
或許是上蒼有感帝王之殤,中平六年的前幾個月特別的順利。
春二月,左將軍皇甫嵩與董卓分兵,使董卓為後拒,自己率軍獨與王國戰,連戰連捷,最後大破王國於陳倉,斬首萬餘級,王國死於亂軍之中。
三月,幽州牧劉虞釋出懸賞,高價購漁陽賊張純、張舉、丘力居等人首級。河北綠林道上各路遊俠兒聞風而動。張純、張舉等無奈,遠走塞外,最後張純為門客王政所殺,首級送詣劉虞處。張舉不知所蹤。
一時之間,涼州與幽州,賊眾兇焰不禁為之一頓。不復之前囂張熾烈。
夏四月,日有食子,太尉馬日磾罷,幽州牧劉虞為太尉。
宮中,皇帝已經沉痾難起。宮外,大將軍府,卻是高朋滿座,何進,袁紹,袁術,曹操,鄭泰,荀攸……滿座纓冠,皆為一時之選。
皇帝病重已不是什麼秘密,所以他們商量的也不是別的,而是皇帝駕崩之後的政治局勢。
士人與宦官勢同水火,有你沒我,這已經是天下皆知。而大將軍何進一家,有如今之權勢地位,卻頗多仗閹黨。這一次,便是士大夫聯合起來,向大將軍何進施壓,希望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誅盡閹黨中人。
只不過,效果不太好。何進自己左右搖擺不說,士人中也分為兩派。一派是以袁紹為主的激進派,他向來主張,只要是宦官就要誅絕;另一派是以曹操、荀攸等為主的溫和派,他們主張,把亂政貪汙的奸佞誅之即可。這麼多宦官也不可能全都是壞人吧?
這樣的會議已經連續好幾天了,每次都是以爭吵而告終,卻又沒商量出個最後結果出來。若是劉備在此,便會冷笑著嘲諷他們的執行力了。
何進在送走眾人後,不禁在書房撫額長嘆。他發達之前,不過是一普通人家,這些年雖然憑著妹妹何皇后飛黃騰達,權勢熏天,但本質還是有些柔弱。在經過內心多次掙扎權衡之後,他還是下不了決心盡誅宦官。
別的不說,十常侍中的郭勝是他的鄉黨,當年就是請託了他,他才能夠將妹妹何氏送入宮中,繼而一步步登上皇后之位,母儀天下。
還有張讓之子太醫令張奉,是自己妹婿,取了自己另一個妹妹,這,讓何進如何是好?
何氏為皇后,給家族帶來的好處,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父親何真早死,追封為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母親封為舞陽君;何進從侍中一路高升,直至如今秉政的大將軍、慎侯;而何苗,則為車騎將軍、濟陽侯。可謂是一門盡顯貴。而於中,得宦官之力頗多。
除了郭勝帶何氏進宮這等大恩德,還有當年何氏因為嫉妒而毒死生了皇子劉協的王美人那次。當時皇帝龍顏大怒,差點就又要廢后了,幸虧張讓等人又磕頭求饒又出錢,說盡了好話才讓皇帝回心轉意。
做人要講良心,這等大恩德,不說去湧泉相報了,反而要從背後捅刀子。無論是做為一個普通人還是做為大將軍,何進都備受良心的煎熬。當然,合格的政客不在此列,但無疑,何進不是。
要誅宦官,障礙重重,除了何進內心這一關過不去,他還要面對何皇后、面對弟弟何苗。妹妹何皇后是婦道人家,只知道誰對她好,她就要對誰好。深居宮中多年,除了爭寵無師自通,對於時局政治一概不懂。宦官圍繞她身側,耳濡目染,她又怎能硬起心腸對朝夕相處的人下手?
至於何苗,何進冷哼一聲,對於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弟弟,他向來覺得頭疼。他打小母親死得早,父親便又娶了個寡.婦,後孃又買一送一,還帶了個弟弟過來,就是後來的何苗。至於兩個妹妹,則是後孃與何進父親生的,與何進、何苗都有共同的血緣關係。
也許是童年有陰影,反正何苗從小到大與他這個大哥不對付,不管何進如何對何苗好,尤其是父親何真死後,何進更是一力承擔起養家的重任。但何苗還是不領情,何進說東他就說西,何進說攆狗他就要抓雞……
何進傢俱體是幹什麼的,只有范曄說過一句:“武生蛇祥,進自屠羊……”,說明何進家是屠羊的,家中從事屠羊的,並不代表自己就要操刀上陣親自為之,更不是後世磚家們所說的殺豬屠戶。
相反,何進樣貌反而頗為俊美,要是一副粗鄙上不得檯面的相貌,他也不會在注重風姿的大漢官場坐到大將軍的位置。他的妹妹憑美貌母儀天下、他的孫兒何晏容貌俊美,傅粉何郎的典故流傳後世,可見他一家基因之強大。
且何進入了京師,還曾拜在當時帝師楊賜的門下讀書,可見他也不是一粗鄙無文的莽夫。楊賜乃弘農楊氏之後,世代纓簪不說,自己也是以人品高潔,學問精深,性格剛烈著稱於世。不像後世一些人有媚骨,爭相把權貴收為弟子,哪怕掛一個名也好。要沒點真本事或誠心,想拜在他門下,想也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