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 (2 / 2)

北風呼嘯,雨雪霏霏,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公孫瓚率著殘部回了幽州。孟益得到公孫瓚回來的訊息,一時忍不住,眼淚都出來了。雖然一路上餓死、摔死不少人。但這種非戰鬥減員在孟益的筆下,便又成了他所帶領部隊的功績,一枝生花妙筆,把在惡劣氣候下仍然與賊軍殊死搏鬥,為國效力,最終把叛賊遠逐數千裡的漢軍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十分動人。

於是奏書到了朝廷,天子下詔拜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都鄉亭侯,兼領遼東屬國長史,職統戎馬,連線邊寇。孟益調回京師,另有任用。

公孫瓚生平第一次吃這樣的大虧,表面上雖然不說,但心中卻屢屢不忘。他統軍在邊地,每聞有警,輒厲色憤怒,如赴仇敵,望塵奔逐,或繼之與夜戰。打不過也打,打得過,往死裡打。反正就是與胡賊死磕上了。橫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或盜或匪的胡人,碰上這樣的人,也是沒法子了。於是識其聲,憚其勇,莫敢抗犯。

公孫瓚又選募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親軍。自號“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自此,公孫瓚所到之處,胡人遠竄塞外,不敢來犯。而公孫瓚對烏桓等胡人的態度,便在此時埋下了他和幽州牧劉虞分裂的種子。

也就是這一年,一名學藝有成的少年,回到家鄉中山國,看見家鄉一片殘破,聞是烏桓鮮卑所為,怒髮衝冠,於是不管兄嫂父老的勸阻,背了一杆長槍,毅然奔赴北地幽州投軍。

皇帝病得越來越重了。

最初皇帝大病一場,後來在太醫的精心診治下,略有好轉。可惜皇帝自以為龍體無恙,又忍受不住宮中鶯鶯燕燕的挑逗,按捺不住,繼續荒亂度日。

這樣放.縱,大羅金仙來了也是無法。在一次游龍戲鳳的遊戲時,皇帝突然昏厥後,便開始臥床不起了。

這一次,任太醫們施盡了手段,用盡了名貴藥材,奈何天子元氣大喪,損了根本,幾近油盡燈枯了。所以,他們也只能費盡心思,來延長天子的壽命了。

好在天子雖然放蕩無道,但本質上還算是一個心地偏軟的皇帝,在正常的時候,他還是很講道理的。他對自己的事情,心知肚明,並沒有過多的苛責太醫署令。只是在一次與太醫署令密談過後,很多事情便開始悄無聲息的進行起來。

比如埋頭在洞庭湖邊種田練兵的劉備,就接到了一封天子的密旨,送密旨來的,竟然不是閹人,而是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農伕。劉備半信半疑,待看完詔書,心中疑惑便已全部消除。

原來詔書上不僅蓋了天子之璽這天子隨身攜帶的印信,還竟然加蓋了傳國玉璽的大印。往日詔書,基本上都是尚書檯經手,用的是天子其他的符印。而傳國玉璽作為皇權的象徵,往日幾乎不會出現在詔書之上。

而這一點,只要是個官員,便人盡皆知。所以再蠢的人想造假,也不會無視如此明顯的漏洞。是以,只有一個說明,這詔書就是天子親發,而為了取信於劉備,還把傳國玉璽這等符寶也拿出來了。

“朕以沖齡纘承大統,君臨天下二十有餘年……”詔書很簡單,不過劉備怎麼看怎麼一股遺詔的味道。

詔書內容也很簡單,皇帝讓劉備看在大漢宗室的份上,對未來時局多做有意義的正能量方面的貢獻。萬一他有什麼事,讓劉備多多幫扶新帝。這都是套話,劉備估計宗室元老重臣,都收到了類似他這樣的詔書。說不定寫得還殷切些。

而詔書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劉備時刻準備好,準備討伐未來有可能出現的不臣……

劉備不禁對皇帝的高瞻遠矚大為欽佩,也不知道是人之將死,開了宿慧,還是大漢歷代先帝有靈?

其實劉備想多了。這一切,只不過是皇帝對於董卓抗旨不遵感到憤怒的一種反制手段而已。劉備並不知道,有人向皇帝打小報告,說董卓其人狡詐兇殘,素有反志。而此時董卓與皇甫嵩合兵一處在涼州,皇帝不忍無憑無據便徵誅良將,於是下詔徵董卓為少府,結果董卓二話沒說,便給拒絕了。

皇帝因此而疑慮,涼州邊兵有多兇悍,他是知道的。只看涼州亂了幾十年,便清楚了。若是董卓真反了,怎麼辦?皇甫嵩為國之名將,歷年征伐,無有不勝,但他年紀大了,又有點迂……思來想去,皇帝心中不知怎的就突然冒出了劉備這個名字,與之相隨的,是劉備第一次上朝拜見他時的音容。

皇帝到此時,還清晰的記得劉備鏗然有力的聲音,明亮清澈的眼神。再想想劉備出仕以來的種種行為,便縱然是天子,也忍不住輕嘆一聲國士無雙。

於是,這才有這封詔書的出現。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