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 (2 / 2)

何進當時就對天子說,為臣很想為天子分憂,為國家出力啊。可是我所掌管的北軍已經被皇甫嵩帶出去一部分,剩下的這點,還要保證京師安全。真的人手不夠。現在袁紹袁本初去了徐、兗等地,不若等他募兵回來,我再去?不然我再一走,陛下與朝廷誰來保護?

天子耳朵軟,不知道這是何進的緩兵之計,還以為何進一心為自己著想,於是感動得馬上就同意了。

曹操聽聞大將軍欲西征討叛,還激動得不得了。一門心事想著跟何進出徵,以建功立業。以至於後來夢想破滅後,在多年以後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中,還在唸叨:“……後徵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曹操自然沒能夠去成涼州,別說他了,就是劉備想去涼州,也沒能夠去成。他在荊州,上表數次欲前往涼州,或者幽州。卻不知道為何,奏章總是留中不發,不知道是天子懶得理他,還是宦官把奏章給扣下來了。

劉備徹底沒人管了,卻又不敢撒野。於是只好移師洞庭湖畔,大開軍屯以就糧。順便把之前的水寨,閱兵臺,還有土牆,又撿起來繼續完善。

都這個時候了,還有幾個月,到了明年,天子就要駕崩了,他還有什麼好擔心的,難道還愁他無用武之地?

於是劉備便在荊州,坐看皇甫嵩帶著董卓等和涼州叛賊打生打死,坐看孟益帶著老同學公孫瓚和張純、張舉等衝鋒對決。

在中平五年裡,劉備發現,面對天下形勢,他幾乎徹底成為了一個看客。

他所熟悉的人和事,孫堅正在長沙,太守當得有滋有味;陶謙去了徐州,領了徐州刺史的差遣,對付徐州黃巾賊去了。他到了徐州,弄了一枝天下有名的丹陽精兵;曹操正在京師,為西園新貴,正胸懷壯烈,躊躇滿志,想著去西征;老同學公孫瓚更不用說,在幽州和鮮卑、烏桓賊兵打得正歡呢;而老師鄭玄仍然在老家隱居,泰山大人盧植身在尚書檯,對天子失望透頂,多年不曾就政事發過一言,只是默默的在尚書檯處理政務,盡著臣子最後的本份。大舅哥掛了個閒職,每日裡只是在家讀書。劉備雖然知道他們都沒事,但秉著謹慎的心態,去信數次,讓盧植全家遷往幽州或荊州,可盧植執意不肯,說君雖無道,但君不棄臣,臣死亦不棄君……十一郎劉恪,跟著皇甫嵩在涼州,劉備也有些擔憂,不過他知道十一郎一樣嚮往著壯懷激烈,百戰黃沙。他雖然知道自己一句話便可以讓劉恪回來,跟在自己身邊。但他不會這樣做,不會束縛住十一郎。

右將軍皇甫嵩督前將軍董卓所部,共計四萬餘人,前往陳倉討伐涼州賊王國。皇甫嵩軍中宿將,威望素隆,而董卓桀驁不馴,每與皇甫嵩意見相左。此番前往陳倉,董卓欲速進軍,皇甫嵩不肯,董卓乃進言曰:“智者不後時,勇者不留決,速救則城全,不救則城滅。全、滅之勢,在於此也。”暗諷皇甫嵩無智無勇。

皇甫嵩一生從軍,幾起幾落,看盡人間百態。如何不知董卓之意,只是一笑而過,而後道:“不然,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以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我,可勝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餘。有餘者動於九天之上,不足者陷於九地之下。今陳倉雖小,城守固備。非九地之陷也。王國雖強,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勢也。夫勢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國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陳倉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煩兵動眾,而取全勝之功,將何救焉!”

這是以老將一生的心血,在向董卓傳授兵法的經驗心得了。在皇甫嵩眼中,他已經老了,以後的漢室天下,還得靠董卓這一批能打能戰的“年輕人”。可惜,董卓沒能領悟大漢死忠皇甫嵩的意圖,還以為皇甫嵩在擺老資格教訓他。心懷不忿的同時,自然也沒把皇甫嵩的一番金玉良言聽到心裡去。

可惜了。

感謝書友無痕@LOVE、天意狂為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援。在此祝各位書友們新春快樂,羊年吉祥,萬事如意,平安順利!我要去守歲了,這幾天雖然更得少,但我保證不斷更,一直到初九我回上海,恢復正常更新。老家條件有限,還請大家理解了。謝謝大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