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 (1 / 2)

大軍圍了冀縣(漢陽郡治),此時城中兵少糧盡,城防搖搖欲墜。然傅燮仍堅持固守。

之前傅燮於漢陽,善待各部,以恩德結之。因傅燮善恤人,故多有叛羌懷其恩化,並來降附。於是傅燮便著其廣開屯田,活人無數。

北地胡騎圍郡城,見傅燮提劍巡守城頭,皆夙懷其恩義,於是紛紛下馬叩頭,求傅燮退還鄉里。傅燮哪裡肯聽,戟指大罵道:“爾等叛賊,辜負國家之恩義,實乃狼心狗肺之徒!要戰便戰,無復多言!”

小傅乾孃親離世得早,打小就跟著他父親。知道他父親的性子剛烈,怕其與叛軍玉石俱燓,於是勸道:“國家昏亂,遂令大人不容於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鄉里羌胡先被恩德,欲令棄郡而歸,願必許之。徐至鄉里,率厲義徒,見有道而輔之,以濟天下……”

話還沒說完呢,就被傅燮打斷,傅燮長嘆,道:“別成,(傅乾的小名)汝知吾必死邪?……世亂不能養浩然之志,食祿又欲避其難乎?吾行何之,必死於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楊會,吾之程嬰也。吾觀天下諸豪傑,唯劉玄德,有英雄器也。日後輔漢室之再興,挽大廈之將傾,必是此人。吾與玄德交好,汝可投之。”

這是傅燮在交待後事了。左右見傅燮胸懷必死之志,皆慨然泣下,齊拜道:“願隨使君赴死。”

故酒泉太守黃衍亦從賊,賊使其說降,曰:“天下非復漢有,府君寧有意為吾屬師乎?”

傅燮氣極,搶過左右弓箭,對黃衍就是一箭,而後大罵道:“若剖符之臣,反為賊說邪?”

黃衍幸好躲得快,不然就被傅燮一箭射翻在地了。黃衍見傅燮如此不知趣,連聲冷笑道好,於是撥馬回營。對賊首說如此。

賊軍進攻,傅燮見兵少難守,於是集結諸軍,出城決一死戰。傅燮與左右數百人,力戰不歇,皆死節殉國,無一降者。止有傅幹,被楊會率了數十家將,護住一路逃出漢陽城。出隴關時,被羌騎追及,楊會為了拖住賊兵,與數人一道斷後戰死。而傅幹由此得脫,一路艱辛來了荊州。

劉備聽完此事之始末,不禁默然,大漢忠義之臣何其多也,惜乎皇帝不用。為之奈何?日積月累之下,清直之士人人思退,而奸佞小人一朝得志。野心家們更是蠢蠢欲動。縱觀天下,曹操對朝廷徹底死心,寧可歸隱田園不出。宗室大臣劉焉在打著小算盤思考退路。而袁家兄弟,野心勃勃,當初宅在家裡養望,見如今天下亂象紛紛,便一個個出仕撈取政治資本。至於邊地諸豪,不是起兵叛亂,便是手握重兵觀望……

對於這種情況,劉備覺得自己要是天子,也得頭痛。可事實上,天子卻仍然宴飲不斷,歌舞不休……

夏五月,朝廷聞耿鄙為亂軍所殺,漢陽太守傅燮歿於王事。於是追諡傅燮為壯節侯。又因涼州形勢急劇敗壞,問責於張溫,罷其太尉之職。拜司徒崔烈為太尉,司空許相為司徒,光祿勳丁宮為司徒。

卻說馬騰,字壽成,右扶風茂陵人,因軍功遷涼州從事,軍司馬。賊軍殺程球、耿鄙,攻破漢陽,兵圍隴縣。馬騰見勢不好,索性也率兵叛了。於是與韓遂等遙相呼應。馬騰卻又留了個心眼,聯合王國,推王國為首領。自己甘為其下。一時之間,涼州群魔亂舞,兵戈連連。

張溫被召還回京,長安漢軍群龍無首,互無統屬。因孫堅與董卓屢有不和,恐董卓相害,乃上表求去。也不知孫堅使了什麼法子,竟然被朝廷拜為長沙太守。

六月,洛陽上西門外,有民生男,兩頭共身。時論譁然。以為天不滿漢室,故有此妖異之事。

此事傳到幽州,卻惹出一個人物來。前中山相張純因張溫發幽州烏桓三千突騎,而自薦為將。張溫不許,使公孫瓚督之。張純心懷忿然。而後烏桓突騎因軍糧不繼叛還本郡。於是張純與前泰山太守張舉私語道:“今烏桓既叛,皆願為亂,涼州賊起,朝廷不能禁。又洛陽人妻生子兩頭,此漢祚衰盡,天下有兩主之徵也。子若與吾共率烏桓之眾以起兵,庶幾可定大業。”

這個時候的人非常的迷信,相信天命。張舉聽張純這麼一說,立馬就信了。還傻乎乎的以為,天命就應在自己身上,於是竟然就這麼答應了……

這兩人歷為二千石,又久在北地,對烏桓熟得很。當時烏桓大人有上谷難樓,遼西丘力居,遼東蘇僕延,右北平烏延等,都各自稱王,並勇健而多計策。

兩人商量來商量去,決定和丘力居聯盟,同時起事。因為難樓實力太大,和他攪到一塊自己做不了主,而蘇僕延和烏延等實力又太小,不足以為依。只有丘力居,所部皆健士,與自己實力相當。

於是計策已定,張舉著人勾連丘力居,一併起事,發兵攻薊下,燔燒城郭,虜掠百姓。叛亂太過於突然,眾官吏一時不察,被害者不在少數。蒙難者計有護羌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人。於是天下震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