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著這個理念,劉備在荊州,收束軍士,勤加操練,大力屯田。為著幾年後的劇變做好準備。荊州刺史對劉備的態度很滿意。他覺得像劉備這樣的人不多了,既能幫自己穩定荊州亂局,又難得不插手地方事務。果真是清直之臣吶!誰又會想到,劉備只是為皇帝的駕崩而做準備,至於地方政務,這種繁瑣而且極度耗費精力的事情,劉備名不正言不順,才不會插手其中。真插手了,搞不好就要出大問題了。
十二月,因涼州戰事無進展,朝廷徵張溫回京。
中平四年春,每年照例的大赦天下。
二月,滎陽賊起,殺中牟令。河南尹何苗受命征討滎陽賊,破之,拜何苗為車騎將軍。朝中有人好做官,何家外戚,何進為大將軍,執掌朝政,何苗為車騎將軍,併為貴職。一時京中人人羨慕,恨不得自家有個如花似玉的好女兒,然後被皇帝看上,自此全家一飛沖天。
這日劉備在營外狩獵,忽有親兵來報,涼州有人前來。劉備不知涼州出了何事,於是率了隨從匆匆回營。
到得營中,便見一個十餘歲的少年,蓬頭逅面,風塵僕僕,身後跟著數十個家丁。一見劉備,便納頭拜下,泣不成聲:“叔父……”
劉備愕然,扶起仔細一看,這不是傅南容的獨子麼?當初與南容坐而論道的時候,這小子也在旁邊,如此說來……劉備心道不好,急道:“彥林,汝為何在此?”
傅乾哭得喉嚨吵啞,斷斷續續的泣道:“叔父,家父已於漢陽殉國,城破前,主簿楊公率家兵護我出城,遵家父吩咐,一路南下荊州,來投叔父……”
劉備心中狂震,傅燮傅南容,還是戰歿了麼,可惜了啊!
劉備扶起傅幹,好言撫慰,而後溫聲道:“彥林,以後你就跟在我身邊,早晚有一日,我必親提大軍,回涼州為汝父報仇!”
劉備初至涼州時,與傅燮有數面之緣,短短几次相談,兩人互相欽佩,為彼此的學識所折,於是就此訂交。劉備離開涼州時,還特意向張溫舉薦傅燮,誰曾想,此次一別,竟然天人永隔。叫人如何不痛惜!
傅幹少年喪父,又輾轉千里,早已身心俱疲,此番見了劉備,一顆小心臟這才徹底放下,和劉備聊了一會,便已沉沉睡去。
劉備知道傅幹疲憊,再說了小孩子一個,就算再聰慧,有些事情也是說不太清楚的。於是便召了傅家的家將來詢問,這一問,劉備才搞清楚前因後果。
原來涼州紛亂,涼州刺史也就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前涼州刺史楊雍被罷之後,現任涼州刺史乃是耿鄙。耿鄙這人,也是以軍功起家,向來看不起宋梟、楊雍等文人書生。於是繼任之後,徵發六郡良家子,欲以大軍攻破金城賊。從而一戰定涼州。
不得不說,耿鄙的想法是很好的。不過他雖然通兵事,卻在用人一途上面,任人為親,到任之後,寵信治中從事程球,程球貪汙腐敗,打壓異己,無惡不作。眾從事齊勸諫耿鄙,耿鄙卻剛愎自用,聽不得意見。只是一味寵信程球。於是程球越發囂張無忌,而涼州忠直離心。
今年夏四月,耿鄙起兵,欲討金城。傅燮進言道:“使君統政日淺,人未知教……而賊聞大軍將至,必萬人一心。邊兵多勇,其鋒難當,而新合之眾,上下未和,萬一內變,雖悔無及。不若息軍養德,明賞必罰,賊得寬挺,必謂我怯,群惡爭執,其離可必。然後率已教之人,討已離之賊,其功可坐而待也……”這番話,若是劉備聽了,必然撫掌大讚,妥妥的一篇平涼良策啊。裡面傅燮所預計的,在以後的時間裡,都一一證實了。
可惜耿鄙一心想著軍功,死活不聽。於是便帶了程球,率了大軍一路沿漢陽進發。程球在軍中,負責軍功糧草,眾人怨其難公,心中不平。果然,程球得了這個油水職務,便於其中上下其手,而耿鄙竟不顧不問。眾將士敢怒不敢言。兵至隴西狄道,眾將士忍無可忍,於是連夜作亂,先把程球亂刀剁成肉醬,而後又負氣斬了前來叱責的刺史耿鄙。
一通發洩之後,大家傻眼了。殺個程球沒啥關係,可剛才腦子一發熱,把刺史也給殺了。這下可完了。程球乃涼州徵辟的本地官,而刺史卻是朝廷任命的一方大員。這下妥妥的成叛賊了。而之前自家軍隊的目的卻正是平叛,這可是天大的一個笑話。
思來想去,想到天亮,也沒想出個對策來。於是幾個為首的一商量,已經沒有退路了。再去打金城韓遂邊章,已無名份。索性也叛了,回師把漢陽給打下來。然後和韓遂、邊章等人合夥算了。
於是眾人議定,揮師直取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