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 (1 / 2)

屠了周家滿門,趙慈另一部分準備卻沒有用得上,江夏太守和西陵令見城中亂起,第一時間收拾起細軟帶著家小腳底抹油逃之夭夭了。趙慈事後知悉,不禁大搖其頭。對官場更是失望。

趙慈率兵佔了西陵城,卻不禁有些茫然。他畢竟是個小人物,在此之前,根本就未曾想得太多太遠。接下來,該往何處去,等待他的又將是什麼,他一概不知,對於未來,既有些恐懼,又有些期待。

正不知所措時,麾下有人進言曰:“南陽乃天下精華所在,且有山川之險,昔年黃巾亦在彼處起事。不若提兵西進,取南陽據之而養兵,靜待時機。”

趙慈一想甚有道理,於是揮師轉戰南陽。南陽太守秦頡聞江夏賊起,侵犯郡界,於是徵發大軍來戰,要說秦頡也算是能吏,結果時運不濟,碰上了命中太歲,兩軍對陣之際竟然被流矢所中,歿於陣中。

南陽不戰而下。

趙慈既佔南陽,自然不會放過南郡,居高臨下,長驅直入。不多時,南陽、江夏、南郡竟盡入其手。一時荊州震動,天下譁然。

卻說劉備率了大軍,兵至南陽。畢竟人的名,樹的影,趙慈雖然是底層軍官,但卻也比升斗小民更加知道劉備的厲害。人家傳唱的是劉備的名士風範,太學論儒,獄中賦詩,鄭門立雪……但趙慈關注的卻是劉備的赫赫戰功,南下廬江,西入巴郡,討黃巾,伐涼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等人又來了荊州,自己還是他的對手麼?能有幾分勝算?

就在兩軍對峙的時候,中原卻發生了一件大事。冀州刺史王芬自殺了。王芬,字文祖,著名黨人,“八廚”之一。昔年因黨錮之禍,逃匿十數年,中平元年,因皇甫嵩、呂強等人建言,天下大開黨禁,赦免天下黨人,於是王芬乃得赦。後在皇甫嵩平定冀州後,王芬因清名被徵拜為冀州刺史。

王芬到任之後,收納流民,安撫百姓,剿平盜匪,勸耕勸織。于軍政皆有出色表現。很快就讓冀州安穩下來。冀州安定下來之後,王芬又恢復了他的名士派頭,常常設宴款待清流名士。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這宴會一多,禍事就來了。

前太尉陳蕃之子陳逸和術士平原人襄楷來拜訪王芬,襄楷說他最近望氣,發現天象顯示不利宦者,小黃門、中常侍等人將滅族。王芬聽了大喜過望,他和閹宦簡直就是血海深仇啊。於是表態,若天象真如此,我願當帶頭大哥。

於是又聯合各方名士豪傑,南陽許攸、沛國周旌,包括隱居在家讀書的曹操。王芬糾集一班人想幹嘛呢?

想廢帝,天子登基以來,胡作非為,無人君相。王芬等人是忍無可忍,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本來心想黃巾暴亂能讓天子清醒一下吧?結果發覺天子還是這般醉生夢死,貪於享樂。於是想道,不行,不能再這樣了,再這樣下去,大漢數百年基業就要被天子一個人敗光了。他不心疼,我等大漢的忠臣心疼啊。

商量來商量去,打算找機會以清君側的名義起事,然後廢天子,立天子異母弟合肥侯。王芬等人越想越興奮,一個個自比伊、霍,覺得成事之後,大漢中興,天下大治,他們一個個青史留名,流芳千古……

說來也巧,剛好天子靜極思動,想回河間看看自己老家的房子蓋得怎麼樣了。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啊。王芬得到這個訊息大喜,真是想什麼來什麼,看來天意如此。於是想了個辦法,上書天子,說黑山軍蠢蠢欲動,又在周圍劫掠郡縣,請旨起兵防備。王芬招募大軍,就等天子自投羅網了。卻不料太史令夜觀天象,說北方有赤氣,直衝霄漢,乃是凶兆。北方估計有刀兵之險,不宜北行。天子怕死得很,一聽太史令這樣說,馬上就取消了北巡這個計劃。

天子又想到王芬起兵對付黑山賊,於是下詔讓王芬罷兵。他倒是沒有想到王芬起兵是要對付他。天子只是純粹關心王芬而已,怕王芬不敵賊軍,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冀州又生波瀾。結果王芬一聽天子不來了,又讓他罷兵,嚇得半死。還沒過多久呢,正自惶惑之間,天子又下詔書,徵他入京。王芬自以為事情敗露,絕望之下為了不牽連友人和親族,於是自殺。

天子聞訊也是鬱悶得不得了,難道朕就這麼可怕?徵個大臣回京問問冀州情況而已,居然就自殺了?這叫什麼事?後來還是太史隱晦的點出,北方之事,只怕與王芬頗有干係。天子才明白過來。不過既然王芬其跡未顯,其人又死。於是天子也很厚道的不打算追究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