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 (1 / 2)

張溫很著急,因為氣候的原因。使得他不得不迅速發動中平二年的最後一次攻勢。然後,再想用兵,在沒有絕好機會的前提下,只能等來年了。

涼州雖然沒有後世那般多風沙、缺水源。但在此時,和中原大地相比較,仍然是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們心中的苦寒之地。

涼州不但人煙稀少,冬天還特別寒冷。劉備也知道,冬月的最後一戰後,不論從輜重還是士兵的體能還有士氣方面,不再適宜再度發動攻勢了。

這一次,依然是五軍並進,董卓、周慎、陶謙、劉備、孫堅各率大軍往涼州進發。而張溫自引後軍壓陣,袁滂則坐鎮長安。鮑鴻作為輜重官為諸路大軍提供糧草方面的支援。

涼州,轄下郡國十二,縣九十八。涼州刺史治所在漢陽郡隴縣,很少見的和漢陽郡郡治冀縣分開了。此時的涼州刺史乃是楊雍,在書呆子宋梟被徵還京師後,他出任了這個燙手的職務。

此時涼州諸郡,形勢一片混亂,最邊遠的敦煌、酒泉等地還好,不是荒無人煙就是沙漠連綿。金城郡已經全境陷落,隴西郡在柳枹罕城,有宋建率羌人作亂,為禍數縣。而後漢陽、安定、北地等郡,各有羌人部落叛亂,還有活不下去的漢人落草為寇,成為縱橫一時的匪盜。這些匪盜漢人也搶、羌人也劫,無所不用其極。楊雍自上任以來,頭髮都白了許多。

宋建還好說,他聰明得很,選了個比較偏遠的位置稱王稱霸、作威作福,是以一時也沒人去管他。這傢伙打退了幾枝前來討伐的郡縣兵後,極度膨脹,竟然開始自稱平漢王,然後置百官丞相。史上這場鬧劇一直延續了三十幾年,直到建安十九年曹操命夏侯淵、張郃等率大軍攻破枹罕城,擒斬宋建等人才告落幕。

韓遂、邊章等人就囂張得多了,率了涼州精騎大搖大擺的從漢陽郡過境,楊雍竟然龜縮在隴縣城中,都不敢出兵阻攔一下。無他,楊雍手中兵將少得可憐,真要出城干預,搞不好他就要為國捐軀了。他還不想死,想著多活幾年呢。

於是韓遂邊章等人竟然一路無驚無險的逃回了金城郡。

不過,董卓等人也不慢。一路尾隨進了涼州。漢軍入涼,待遇自是不同,沿途諸郡縣熱情迸發,出錢出糧出人,進行犒軍。

有了群眾基礎,漢軍輕鬆許多。於是也就投桃報李,一路上順手剿滅了無數佔山為王的盜寇。漢陽郡境為之一清。

很快,前方斥候便探得明白,涼州賊兵兵屯榆中。張溫甚為疑惑,榆中小城一座,雖然有黃河為天險,但此處河水平緩,容易渡過。不知涼州賊有何底氣在此據守。漢軍在勇士城停了下來,張溫還算謹慎,他可不想忙活了這麼久,臨到了涼州翻了船。沒過多過,訊息傳來,先零羌步騎數萬,前來相援。

聞報之後,張溫大鬆了一口氣。既然原因找到了,那就不怕了。於是使董卓將兵三萬,前去討伐先零羌。然後其餘諸將,圍困榆中城。

劉備病了。這一場病,來得很不是時候。他原本以為,以他長年習武,強健的身體,根本就不會生病。但他錯了。這兩年,戰事連連,從益州到荊州,再到涼州。可以說,大多數時間,他是沒有一刻空閒。從三輔入涼州,一路上天氣驟變,劉備連續吹了幾天西北風,於是毫無徵兆的病倒了。

劉備病倒,向張溫上書,請東中郎將幕府中郎荀彧代領軍中諸事,張溫也是聽說過荀彧的,哪有不依。於是便應允下來。不過,卻將劉備一枝軍,放在了預備隊的位置上。眾將雖然不爽,卻看在劉備的面子上,忍了下來。

劉備也知道張溫的意思,自己率軍西上以來,連戰皆捷。也是讓其他人撈點油水的時候了。劉備自無不允,正好可以清閒下來,清清腦子。

董卓一走,張溫又遣周慎率三萬人渡河圍榆中城。諸軍為輔。臨走,孫堅道:“周將軍,涼州賊在榆中,榆中城小民寡,必定無糧。賊眾必然要外出運糧。孫某不才,願率萬人先行,斷其糧道。而將軍率眾於後,以大軍繼之。涼州賊必然睏乏而不敢戰。若其棄榆中而走,我等率大軍於後併力討之,涼州一鼓可定也。”

周慎以為孫堅欲與他爭功,哪裡肯讓孫堅先走。只是不聽。蕩寇將軍比孫堅的牌子要強硬得多,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周慎不肯,孫堅也沒辦法,只好跟在周慎後面吃灰。

結果周慎引兵圍榆中城,邊章、韓遂卻分兵屯於城外。待周慎大軍過河之後,卻夜襲葵園狹,這處地方是一坐土山,不高不低,離黃河相近,卻易守難攻,正扼住周慎後路。周慎若是欲從河對岸運糧,必然要受涼州賊軍的騷擾。這下好了,三萬精兵圍困榆中城,卻被叛軍斷了糧道,就看誰先撐不住了。

孫堅、陶謙等也不敢過河了,要是過了一半,賊人來個半渡而擊,就算吃不了大虧,但也決然討不了好去。這種虧本買賣,孫陶二人老於軍事,還不至於去做。

張溫看著好端端的局勢竟變成這樣,也不禁牙疼。周慎孤軍懸於河對岸,雖然不至於被叛軍消滅,可是軍中無糧,日子久了,只怕也撐不住。怎麼辦?想辦法過河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