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 (2 / 2)

傅燮就道:“陛下,涼州乃天下要衝,國家之藩衛。當年無數大臣、名將率我漢家勇士浴血奮戰,才得此地。今若冒然棄之,如何面對天下臣民?且若使左衽之虜得居此地,士勁甲堅,因以為亂,此天下之至慮,社稷之深憂也,是故臣以為,司徒之論不可取,若從其論,我等皆千古之罪人也……”

皇帝一聽,深覺有理,再說了,只聽說擴張領土的皇帝,也聽說主動放棄領土的皇帝,更何況是一州之地。他要真這麼幹,死了怎麼去見列祖列宗?當然,為保穩妥,他決定問下軍方的意見。於是詔命傳達鎮守一方的將領手中。

皇甫嵩、朱儁、張溫、董卓、曹操、劉備、孫堅等皆在其列。

朱儁因功封右車騎將軍,光祿大夫,錢塘侯,食邑增五千戶。現在因為母喪辭官居喪。聞此信也是大怒,連夜上書,言涼州之地,民風剽悍,多產精兵,絕不可棄。

眾人皆是紛紛上書,從各種角度指出,涼州不能棄。尤其是董卓,他以涼州為根基,若棄涼州,他便成無根之飄萍,那還混個什麼?於是反駁得尤其激烈,不太會說話,就在奏書裡罵崔烈。

劉備得此信,與荀彧等面面相覷。荀彧和簡雍他們是實在是想不出,這崔烈也是有名之人,為何出此奇葩之論,徒惹人笑?

而劉備卻只覺一陣心涼。他想的不一樣,他是覺得皇帝真的是沒救了。有人議棄土,他不立馬反對不說,居然還正兒八經的召叢集臣來討論。要是都是一班奸臣,那涼州是不是就真的這樣放棄了?皇帝真的是,不讓人省心啊!

涼州十二郡吶,歷代多出名將,不說李廣、傅介子,就說當朝,皇甫嵩、張奐等人,就是涼州人。涼州若棄,三輔之地就直面叛軍,西漢歷代皇帝的帝陵所在,只怕都不得安逸。且三輔之地被破,京師還有險可守嗎?

更加重要的是,崔烈說話不過腦子,皇帝也跟著沒腦子。說棄涼州,那涼州後面的西域都護府呢?也不要了?

劉備忍無可忍,便疾書一封,交與荀彧等看了,然後著信使帶回京師,上奏朝廷。劉備在信中,不但指責崔烈目光短淺,更指責滿朝公卿,這麼多在朝官,真的是白吃朝廷祿米了。如此重大的問題上,不能勸阻皇帝。居然還讓皇帝下詔問各方鎮將。真的是不知所謂!

接下來數天,劉備心情都不太好。莫名低落中。

這日,與荀彧泛舟湖中,問道:“文若,你覺得,我大漢,還有救麼?”

荀彧疑道:“主公何出此言?”

劉備長嘆道:“總覺得自己在努力的修修補補,可朝廷卻仍然像一座年久失修的房子,到處漏水,修了這裡漏那裡,修了那裡漏這裡,修一處又漏一處。好累!”

荀彧正想勸解。卻又聽劉備忽然又朗聲大笑,道:“人生雖多艱難,我自閒庭信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與天地鬥,其樂無窮哉!”笑聲言語中,說不出的豪邁。

荀彧也深受感染,心道,這才是值得我追隨的主公,勝不驕,敗亦不餒。最重要的是,有著強大的自信和堅定的心志!

眾臣上書反對棄涼州,於是皇帝安下心來,駁回崔烈之論。崔烈本冀州名士,經買官、棄土二事之後,名聲漸衰。

皇帝於是仍命皇甫嵩領軍討涼州賊。

至六月,以討黃巾之功,封張讓等十二人為列侯。

劉備聞信,大怒,上書朝廷,奏曰不可,質問張讓等功在何處?若如此,置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們於何地?然後劉備話鋒一轉,道既然張讓等討黃巾有功,看來是深通謀略之輩,如今涼州叛軍作亂,不如遣張讓等人前往涼州,以助左車騎將軍早日競功凱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