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 (1 / 2)

卻說劉備引軍屯宛城之外,與張曼成相拒。宛城雄峻久矣,又歷年翻修,易守難攻。劉備佯攻數次,又屢被張曼成擊退。拋石車也無可奈何,宛城堅固不可破,張曼成識得投石車之威勢,於城頭之上遍豎木板,又裹以布被,漢軍投石車連發彈雨數日,殺傷甚少。而投石車毀壞甚多。劉備數番分兵,麾下兵下,本不欲強攻徒耗兵力,然關羽連連請戰,而軍心士氣可用,正欲率軍強攻宛城。忽有小校來報,營外嚴、黃兩位將軍到了。劉備大喜,連忙率了關羽迎了出去。

營外,嚴顏、黃忠引了一枝軍駐紮於外,見劉備出迎,二將立馬前來拜見。劉備扶起黃忠、嚴顏,喜道:“漢升、守正,如何到了此處?莫非襄陽已下?”

兩將對視一眼,黃忠咧嘴笑道:“託主公之福,我與守正數日前合攻襄陽,陣斬賊首,餘眾大潰,非降既走,如今襄陽已在我軍手中矣!”

劉備大笑,攜了黃忠、嚴顏之手便往裡走,道:“襄陽一下,我無後顧之憂也,全仗卿等之力。”

黃忠、嚴顏忙道:“全憑主公之福,卒士用命耳,我等不敢居功。”

於是俱入營中,劉備下令,三軍休整,烹羊置酒,痛飲三日。訊息傳出,諸卒士莫不歡欣鼓舞,士氣為之一壯。

營中,劉備與諸將痛飲,酒酣耳熱之後,又細聽黃、嚴二人分說襄陽之事。

原來黃忠屯兵黎丘,嚴顏鎮守鄧縣。因襄陽守將避之不戰,於是兩人合謀,前後相攻襄陽,使其首尾不能顧。結果黃忠嚴顏一動,襄陽城守將便知其行徑,針對性的防守,一攻一守,竟然也打得有聲有色。

如此數番,襄陽城不能下,黃忠便飛信與嚴顏,道:“阿頭山賊兵不除,襄陽難下。”原來襄陽城外阿頭山也駐有一枝黃巾軍。於地勢高處立寨扼守要道。黃、嚴兩軍稍有異動,阿頭山守將便以號旗通知襄陽,故襄陽悉知黃忠、嚴顏動向。

嚴顏得書,深以為然。於是與黃忠約好先除阿頭山之敵。兩人遣了騎士四處搜尋附近樵採之人,詢問阿頭山地勢道路。待將所得之詞細繪成圖後,黃忠、嚴顏各出一半軍,多設旗號,佯攻襄陽,又令其餘軍士,夜潛山中,待得天明之時,從他道突然殺出。阿頭山守軍見漢軍突至,以為神兵天降。防不勝防,頓時亂作一團。漢軍趁勢破寨,圍住截殺。

黃巾賊軍心搖動,發一聲喊,棄械而逃。除了跑得慢者,其餘皆發足奔入林中消失不見。襄陽守將見阿頭山濃煙滾滾,如何不知是漢軍破了阿頭山營寨,不由怒極,竟引軍出城與黃忠戰,大敗一陣,狼狽退回城中,只吩咐左右緊守四門不出。

嚴顏與黃忠兵合一處,猛攻襄陽。又每日以箭射降書至城中,言願降者既往不咎,否則破城之日,大軍進城,立為齏粉。

於是連夜槌城而出者甚眾,黃忠、嚴顏收於營中,好言慰之。而後令降者仍著黃巾軍衣甲,徑往襄陽城下,呼朋喚友,誘之出降。是夜,又有人槌城而出,襄陽守將得訊大怒,謂眾校曰:“嚴守營中,若敢有異動者,立斬之!”

一校遲疑,唯唯曰:“將軍,漢軍攻打甚急,大帥也未見回援,料想宛城戰事不諧,我等困守此處,已無力迴天矣,莫若降之!”

襄陽主將勃然作色,撥劍斬之於地,而後曰:“吾誓死相隨大賢良師以及張大帥,再敢有言降者殺!”

眾校噤聲不敢言。默默而退。是夜,襄陽四門火光大作,城中喧譁聲不斷。黃忠、嚴顏出營觀之,對視笑道:“賊軍自亂也,破城就在此時!”

於是整頓兵馬,一齊殺出,方至南門,便見城門大開,一校領數百人疾走而來,見黃忠便拜,曰:“小人乃黃巾軍校尉文甫,已奪南門降將軍,願將軍速速入城!”

卻原來眾校回營,見主將方才暴起殺人,於心有慼慼焉。於是密議降漢,如此或可保得性命家小。計謀已定,待天黑之後,聚了心腹人馬,直取四門。四門守軍措不及手,連連敗退。文甫得了南門,正欲投漢營引漢軍入城,卻不料方出城便遇見黃忠嚴顏軍。

黃忠嚴顏驅大軍入城,此時眾賊知大勢已去,便紛紛俯地請降,只有襄陽主將,率了一部人馬,且戰且退,最後據守太守府,寧死不降。

黃忠命人以巨木鑿穿太守府院牆,大軍一湧而入,襄陽守將戰至力竭,面對步步進逼的漢軍,慘然一笑,道:“天不佑我黃巾軍,恨不能隨大賢良師入洛陽也!”於是自剄而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