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對他來說,做起來並不難。
所以,最先做的就是哥窯膽瓶,其次哥窯魚耳爐。
膽瓶沒什麼好說的,做出來簡單,最終還要看試燒效果。
只要膨脹、收縮都沒有問題,就算燒製成功。
至於器胎、釉面、釉色、開片什麼的,陳文哲倒是不擔心燒製失敗。
他之所以燒製膽瓶,就是做實驗。
他真正想要的,肯定是像魚耳爐這樣的器型。
有難度的器型,製作起來雖然麻煩,但是製作出來之後, 它更加漂亮啊!
比如這種魚耳爐,就造型古樸大方,形體飽滿,釉面有典型的“金絲鐵線”特徵。
再就是經典的哥窯葵口盤,造型簡約大方,釉表開細碎的紋片,線條優美流暢,這也是哥窯瓷器的代表佳作之一。
最後,陳文哲做了一件哥窯青釉葵花式洗。
哥窯青釉葵花式洗,造型新穎別緻,玲瓏小巧釉面滿布開片,具有“金絲鐵線”特徵,外底有六個支釘燒痕。
這件器物製作起來十分簡單,要想做得好,每一個步驟都必須要十分精細。
這種筆洗類的簡單器型,只要認真做出來,就肯定是不可多得的哥窯極品。
做完之後,雖然還沒有燒製,但是看著還算可以。
“這就是仿哥窯器?不算仿古瓷啊!”
看著自己自由發揮,做出來的哥窯瓷器,陳文哲笑了。
他慢慢的再開始放飛自我,而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道路。
仿,就只能是模仿,到了他現在的水平,依靠仿製,已經很難讓水平繼續提升、進步。
所以,現在他製作瓷器,一般都會放開了手製作,摒棄缺陷,只要優點,這樣做出來的瓷器就會很漂亮。
而漂亮的東西,一般就是成功的作品。
當然,相比仿古瓷,賣出的價格肯定不會太高,但是現在陳文哲也不缺錢啊!
仿古只是興趣,最終還是需要提升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