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流傳中形成的哥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流傳中形成的哥窯 (3 / 3)

就像現在他做的仿哥窯,絕大部分已經不算是仿品,算是一種另類的瓷器品種。

哥窯瓷器的仿品,自宋代就有,其中以明清時期和現代的仿品數量最多。

仿製的哥窯瓷器名,就叫“仿哥窯”和“哥釉”。

不僅官窯有燒造,民窯也有一定的燒造數量,只不過仿製的效果,遠遠不如官窯。

清代仿哥窯瓷器,以清代盛世時期的作品最為出色。

現代仿品哥窯瓷器,一般仿製的效果不佳,開片比較生硬,釉色也不太自然,而且比例不太協調,與真品的韻味相距甚遠。

研究仿品,就自然必不可少所謂的傳世哥窯。

而只要研究這個,就一定會知道,這所謂的傳世哥窯,都是出自明清兩代。

特別是明代,因為這裡,就可以證明一下哥窯的一個歷史謎團。

五大名窯裡,汝窯、鈞窯、定窯都是以窯址所在地命名。

官窯有著官方背景,哥窯的窯址,則一直是華夏陶瓷界的一大懸案,這個之前已經說過。

如果你研究傳世哥窯,就會發現,明清時期對於哥窯器來說,是個特殊的年代。

比如現今所見最早記述龍泉哥窯的文獻,是成書於明代嘉靖十八年。

也就是公元1539年之前,那時一位叫陸深撰的,寫了一部《春風堂隨筆》。

書中曰:哥窯,淺白斷紋,號百圾碎。

兩兄弟,皆是處州人,主龍泉之琉田窯。

生二所陶青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

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

從這裡就證明,章家兩兄弟肯定是創燒哥窯和弟窯的人。

但在這裡,也確定了他們原來燒製瓷器的窯口,肯定是屬於龍泉窯。

其他都不說,陳文哲只要把握住這一點,就可以讓他的論斷,得到足夠多的專家認可。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