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絕世水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絕世水平 (2 / 3)

要知道,陶器的燒成溫度要在900℃以上,否則這蛋殼陶儲存不到這個時候,因為遠古時期祖先,不會使用耐火材料。

另外,高溫環境下燒製的蛋殼陶不變形,並且還有鏤空工藝於壓光融為一爐。

這又印證了四千多年的祖先,在溫度控制,雕刻加工,造型能力, 材料工藝方面,已經具備了絕世水平。

所以,它是史前陶文化高超技藝的典型代表, 迄今,很多藝人都難以達到。

如果是原來,陳文哲雖然利胚技術很厲害,但是他也從來沒有想著複製出蛋殼陶杯,就是做蛋殼瓷杯他也沒想過,就是因為技術難度太高。

可是現在不同了,因為隋侯之珠對他放開了許可權,讓他可以輕易學到蛋殼陶的製作方法。

現在他才知道,真正做成一件蛋殼黑陶杯,需要最少20多道工序。

這種看著簡單的陶器,工藝之繁縟、難度之大,令人瞠目。

用如此複雜的工藝,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製作出的精製薄陶,自然也不簡單。

這種黑陶蛋殼杯有著神秘的黑色金屬光澤,帶著直觀的視覺衝擊和震撼,讓人不由自主地生髮無限敬畏。

所以,在古代它也不是誰都能夠接觸到的,它只能是貴族在祭祀、喪葬、征戰、宴饗時的禮器。

現在陳文哲做的不是陶器,而是瓷器,他只要弄出足夠薄的器胎,就可以製作出合格的作品。

當然,他還需要選用的瓷土足夠優質,製作出的器胚足夠堅硬,才可以上釉燒製。

如果還想更進一步,就可以在其上堆砌各種工藝,比如鏤空、暗刻等等。

只不過,這一切工藝,都需要現有足夠薄的器胚。

所以,想要做出如同鬼斧神工一樣的薄殼杯,就必然要先會做蛋殼陶杯。

蛋殼陶杯最著名的就是齊魯黑陶,而黑陶的製作,早期以手製,用泥條盤築法,其器胎較厚重,表面少光亮。

到了龍山文化時期,已普遍採用輪制。

加之陶窯的改進和封窯技術的掌握,使工藝有了極大提高。

龍山文化時期黑陶的製作,一般採用快輪。

其器型勻稱、規整,做工精細,火候極高,質地堅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