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在井中,方天身如止水。但他的意識之中,卻如波浪滔天的大海,翻滾不息。
這一夜的和十位魔法師的交流,一句句,一字字,包括對話者的舉止、氣概等等等等,全都在他的腦海中浮現。而與此同時,前世今世的所感所受,所閱所覽,也全都跑了出來,奔騰不息。
方天一開始是想把這一晚的交流和收穫在腦海中建立一個檔案的,並且打算以後的交流也都如此辦理,而建立檔案的方法,也就是比照前世時生物研究者們給生物分類的方法,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等由大到小的順序,作歸類。
但是歸類不久,方天就遇到了困難。
因為魔法的修煉體系,和這種生物分類體系,大不一樣。
生物的分類很簡單,有規律,有順序。
但是魔法的修煉體系,很複雜。因為某一個方面的知識,很難說它是重要還是不重要。這個知識,它本身可能是不重要的,但透過它,卻有可能溝連起數個相當重要的東西。又可能,它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東西上的不重要的部分。
那這個東西,是把它歸為重要呢?還是歸為不重要呢?
這還只是其中一點。
更多的,是方天對魔法的修煉體系本身瞭解甚少。他現在的一切魔法知識根本,大抵都還是從這具身體的原主人那裡獲得。而這個小毛孩,他本身瞭解的東西很是有限,這給方天統籌透過交流所獲得的魔法知識,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方天苦思冥想了很久,除了把自己的腦海弄得像是一桶漿糊一樣,並沒有什麼其它的收穫。其實這一晚的交流並不多,方天就是不用歸類,也可以將那些知識明明白白地擺放在腦海中。
但是這只是權宜。
這不過只是第一次的交流罷了,這一點知識還好說,以後第二次、第三次、第十次、第一百次……那麼多的知識累積起來,往哪裡放呢?
方天幾乎可以想到,如果只是這樣下去,那大概只需要十次八次,他腦海裡記憶的東西就會開始重疊和雜糅了。
說十次八次,那還是這一世因為魔法修煉,經過一直的冥想,大腦變得相當的給力的原因。如果是前一世的腦袋瓜子,別說十次八次,就是一次下來,也頭昏腦漲不分東西南北了。
那麼再之後的交流,不會有多少實際用處,並不會給他帶來多少收穫。
因為他腦海裡已經‘滿‘了,盛不下了。
那麼,到底該怎麼治理魔法修煉體系這個意識大海呢?
他對這個修煉體系瞭解不多,那就不能像生物學家們給生物分類一樣,那樣做是自縛手腳,自我設限。在瞭解片面的基礎上,越是‘合理‘的安排,越意味著實際上的不合理。
那就只能換一個思路了。
---
真的很對不住大家。別的不多說了,以後努力更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