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宋國崛起> 第五十八章 鏖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八章 鏖戰 (1 / 2)

“緣斯在上,兒郎們業已堆垛半人之高,可以攀附攻城了。”在緣斯的身邊,一個年輕的狄人軍官,翟青進言道。

狄人大部份以翟為氏。史料記載,楚漢戰爭時,劉邦兵敗,倉皇北顧,項羽銜尾直追,途徑延鄉,亦即春秋時的長丘,現代的封丘縣。

飢腸轆轆下,劉邦偶遇一婦人,哀言乞食,以充內腑。婦人見劉邦雖然窮途落魄,左右一日三驚,但料定劉邦絕非凡品,簞食壺漿,予劉邦以絕境中的生機。

平靖天下後,劉邦以帝室之尊,尋訪故地,乃知贈飯之人,翟母,已然化作一抔黃土,遂命人為翟母修祠封墓,樹碑立傳。

到了21世紀,漢高祖所立的河南省封丘縣“漢高祖遇翟母進飯處”石碑尚在,文人騷客瞻仰故地者無算,可謂一處憑弔古蹟。

翟母,或許就是後世長丘被滅後,皈依華夏的一員。

翟青的進言令緣斯微微頷首。

當初包圍長丘城時,城外布有矮牆、護城河。

聰明的宋人挖溝,引濟水的分流藩屏著城牆外側的一段地區,在護城河與城牆的中間,設定了低矮的牆體來阻礙攻城器械的展開。

經過幾個星期的殊死搏殺,長狄終於在付出大量炮灰的性命之後,填平了淺如溪水的護城河,拆卸了阻礙進兵的矮牆。

“準備竹飛梯!木幔!發起總攻。”緣斯短劍前指,厲聲下令。他判斷宋人已然力竭,長久的攻伐終於到了撥雲見日的時候。

翟青立刻組織人手搬運木幔。

《武備志》載,木幔者,用板制如屏,裹以動物皮革,以繩系之,挑於竹竿,載以四輪之車,中立高杆,以繩挽之。凡攻城欲蟻附者,木幔足以抵禦當面飛來的箭矢、礌石。

高大巍峨的木幔緩緩在前方挪動,兩名訓練有素的狄兵上下操控著繩索,使得木幔的擋板可以上下位移,變換角度,阻擋疾風驟雨般的箭矢。跟在木幔後面的是列隊的步兵,他們攜帶著竹飛梯,準備等到木幔推進到城牆上之後,先登作戰。

狄人的竹飛梯與後世宋朝人發明的飛梯,名字雖然相同,但是形制迥異。既沒有雙輪加速,也沒有轉軸的驅動,狄人的飛梯頂部附有長鉤,以作固定,僅此而已。

翟青跟在木幔的後面,一根流矢從右側經過,他已經見識慣這樣的場面了:“城上的宋人也就這點本事。他們會不停地射箭,但這阻擋不了我們。我們將屠滅他們的軀體,擄掠他們的妻女,用他們的糧昧充飢,用他們的青銅鑄造明器。”

耳邊稀稀落落地傳來呼痛聲,一大群光著膀子的狄人士兵正在飛快地把竹飛梯掛上城頭。

這時候,諸侯的制磚科技樹還沒點上,城牆用夯土版築,實心,與明清時期的青磚城牆大相徑庭。

負責築建長丘城的宋國司城十分嚴苛,驗收標準在軍中廣為傳頌。城牆竣工後,司城用錐子拼命狠扎,如果銅錐扎進入一寸,這塊城牆就要推倒重建,負責築造這段城牆的工匠和負責監督的輿人都要當眾被拉下去梟首祭天。

《晉書》記載:“乃蒸土建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並築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