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帶大軍至彭城。彭城郡兵稽首歸降,劉備對兩部司馬深相撫慰,使仍領原部,不加改動。範英、王季兩人感動,堅請劉備收編。這兩個人果然是聰明人。陳登、許褚殺吳範,範、王有兵兩千,安坐軍營,保持中立,一來懼陳登、許褚,二來更懼在陳許身後的劉備,那可是雄起青州、大破曹操的劉玄德。大勢在於劉備,陶謙頹相明顯,識時務者,方為俊傑。劉備頷首,令兩人稍安勿躁,迎向陳登、許褚,一手執了陳登之手,一手牽了許褚之手,並肩而行。
陳登手掌溫潤如玉,許褚手掌粗如鐵石,劉備對陳登道:“元龍文膽武志,果決敢斷,運饋繼乏,不絕糧道,功莫大焉。”又對許褚道:“仲康勇武絕人,過於賁、育,力誅群兇,功亦高也。”孟賁、夏育,皆春秋時秦武王之勇士也。孟賁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兕虎,夏育叱呼駭三軍。
陳登輕輕放開劉備之手,遜謝道:“登二人激於憤怒,一時衝動而殺吳範,使將軍與陶公生隙,請將軍恕罪。”
許褚亦拱手謝罪。
殺吳範而奪彭城固然有功,但擅殺二千石之官員,激化陶謙與劉備的矛盾,也不能完全說是無過。
劉備道:“斷絕糧道,非陶公本意,乃小人所為,君等殺之有功無罪,勿要多慮。”因為眾人還在路上,人多眼雜,劉備故如此講,且他心中也有定計,徐州需行懷柔之計,不可硬取。
入原國相府中,內室奉茶,劉備為許褚引見麾下眾將,許褚一一還禮,對典韋、劉猛尤其注意。典韋、劉猛亦注視許褚,手指微動,目光交擊,火花四射。劉猛忍了又忍,終於憋不住開口對劉備道:“將軍,我聽說許校尉力蓋項羽,劍術如神,久仰其大名,可否找個時間切磋一下?”
許褚看向劉備,臉色沒有絲毫變化。
劉備斥道:“軍中豈可私鬥?若欲知高下,可於戰場相較斬獲與軍功。”
劉猛只得哼唧兩聲閉嘴,心中腹誹:“當年典韋初來,公不也同意朱樟與其切磋麼?陳到甫至,我還親自下場了呢。怎麼這次又不同意了?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劉備不欲劉猛許褚切磋,乃是要護劉猛之臉面,多臨戰陣後,劉備對典韋、劉猛、陳到、朱樟等人之勇力已有相對有把握的估計,那時看了陳到與來投眾豪傑比試情況,武力與劉猛相彷彿,便沒有阻止劉猛下場,一戰之下,果然劉猛因戰陣經驗豐富而略勝出。至於當日朱樟挑戰典韋,卻是劉備故意讓新統摧鋒營的典韋立威,典韋敗朱樟後,果然坐穩位置,無人不服。
現在劉猛身為中郎將,若敗於許褚之手,嗯,不是若,是必然會敗於許褚之手,許褚固然可以按劉備心中已定下的安排上位,劉猛在陷陣軍則失威信,得不償失。如今許褚有功,因功升遷,亦無人不服,無需再行立威。
現下劉備軍中,論個人武力,關羽、張飛、典韋、許褚、趙雲仍為第一梯隊,劉猛、樂進、太史慈、陳到、管亥等略次之,臧霸、李通、曹洪、蔣欽、周泰、朱樟、衛靚、孫觀、吳敦等又次之。當然至於統兵之能,難以一概而論,典韋、許褚、劉猛等統數千人,衝鋒陷陣,不下於人,但要讓他們統領數萬人,領兵遠征,獨當一面,可能就有些超出他們能力。各有所長,需量才任用,使各盡其才,不可僵化而談。
陳登乃陶謙任命的典農校尉,劉備不欲其直接歸於自己麾下,陳登如今這個身份當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便只是讚譽有加,挑選數十勇士撥給陳登,讓他便宜使用。
劉備提拔許褚為橫野中郎將,建橫野軍,以許褚原將千餘人為一部,加上範英、王季二部,又在後者補充軍官及宣教,使得四千多人滿編,以王文為參軍。陳登雖不在軍中,但為顧問,許褚有事可諮之。
為了不刺激陶謙,劉備在彭城休整後,就北上魯國,經薛縣、蕃縣,至任城之樊縣。劉備派人給陶謙送了一封信,大意是:吾為徐州報仇,已破曹操於兗州,雖未誅元兇,但當日屠殺徐州百姓的曹軍將士多有被斬殺的,也算是有所交代。不圖徐州感激,願與結為盟好,共興漢室。徐州若有難,只需向劉備通報一聲,他還將提兵來救。
陶謙得信,沉吟不語。自被曹操大敗,徐州被屠後,陶謙精神就跨了,袁術入侵,陶謙勉強披掛上陣,拒袁術於淮水,回來後身體也要垮了。命劉馗、吳範、笮融等斷劉備之糧,是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垂死掙扎。如今陳登還沒等劉備大軍到來,就悍然以力破局,斬殺吳範,掌控彭城,陶謙聞之,又是憤怒又是沮喪。陳氏就這麼明目張膽地站在劉備那邊了麼?就這麼不看好自己嗎?陶謙抽出刀來,想一揮斬斷几案,可手臂無力,刀鋒嵌入几案中,竟然拔不出來。陶謙頹然坐倒,長嘆一聲,閉目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