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六十六章 公孫瓚見利忘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六章 公孫瓚見利忘身 (1 / 2)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孫瓚接到劉備所任振威中郎將張飛求援急信,言兩日前為顏良、文丑攻擊,如今退守安德,顏良、文丑攻勢猛烈,張飛在安德最多隻能堅守三日,請公孫瓚速派兵救援。

求援使者三十來歲,自稱張驥,乃張飛族人,見公孫瓚沒有答應立即派兵,先怒後悲,向公孫瓚及眾將叩首不已,額頭濺血,叫道:“將軍!若不救張將軍,安德失守,顏良、文丑將席捲西平昌、般縣、樂陵諸縣,挾大勝之威以擊將軍側背,將軍亡無日矣!”

公孫瓚道:“汝且退下休息,容吾思一萬全之策。”

張驥悲怒道:“將軍若不肯出兵救安德,請少撥士卒與驥,驥自統之以赴敵陣!”

公孫瓚不許,命親兵將張驥帶下去休息,張驥憤怒不已。

公孫瓚面露興奮,問眾將如何應對。

劉圖率然出列,意氣風發,道:“卜筮驗矣!今顏良、文丑攻張飛,袁紹大營空虛,正可趁機破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劉備以前在公孫瓚軍中時,單經、鄒丹等將對他非常忌憚,後劉備雄起青州,單經、鄒丹等人變為妒忌、豔羨,又夾雜著佩服、仰視,聽劉圖的意思是不救張飛,單經遲疑道:“不救張飛,劉青州會否事後遷怒於我軍?”

劉圖反駁道:“張飛有兵數千,兵強馬壯,據堅城以守,顏良、文丑皆野戰之卒,攻具不整,何能破之?所謂只能守三日,不過是故作危詞以激我軍救援罷了。又,即便張飛受不住安德,亦可退走,不過是暫時將數縣臨時送給袁軍,又有何害?屆時我軍大破袁紹,盡有冀州,區區數縣還不是傳檄可平?屆時幫劉玄德收回平原諸縣,再贈送於他,劉玄德只能感謝我軍,又怎會遷怒?”

公孫瓚微微頷首,以為劉圖所言有理。

局勢波譎雲詭,已經超出關靖的判斷能力之外,他眨巴著眼睛,絞盡腦汁思索,仍舊有些混沌,但公孫瓚的心思他卻清晰無比,公孫瓚是看上獨取冀州的大利了。關靖思前想後,也覺得攻破袁紹主力是上上策,破了袁紹,顏良、文丑不過是蘚芥之患,豈能獨存於平原!算了,還是順著主上的意思來吧。

關靖也建言:“劉公所言極是。先難後易,破袁紹後,直取鄴城,先得冀州,佔據大義名分,然後再與張飛燕、劉玄德商議下一步盟約。屆時我軍據幽州、冀州,張飛燕據幷州,劉玄德據青州,合兵南下,吞併天下易如反掌。此萬世之基也。”

公孫瓚大喜,遂厲兵秣馬,激勵士卒,即日出營,往攻袁紹於長歌亭。張驥見公孫瓚不救張飛,含怒而去。

袁紹果然兵少,不敢與公孫瓚野戰,堅守大營不出。公孫瓚軍士氣高漲,單經、鄒丹、張吉、王門等皆親冒箭矢,蒞臨第一線指揮作戰,攻勢極為猛烈。袁紹大營搖搖欲墜。

袁軍將士皆恐懼。公孫瓚來攻說明其已然中計,但眾人都未料到公孫瓚的攻勢居然如此之猛,尚未動用全軍就將大營衝擊得危如累卵。

荀諶急對袁紹道:“公孫兇頑,難以抵擋,請主公速派使者至審、顏、文三將軍處,命其速攻公孫瓚背後,以解我軍之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