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怒火沖天,但也知道敗局已定,遂下令命謝安斷後,向東後退。
袁譚銜尾追擊,毫不放鬆,直追到入夜方才止步。
張飛軍一路奔逃,入夜時距離安德縣已不遠。張嗣聞前方兵敗,率一千士卒前來接應。
張飛整頓軍隊,武猛校尉謝榮部和忠義校尉李器部折損不大,戰力完整。蕩寇校尉陳愷部僅剩下六百多人,戰死者倒不是很多,多數是逃散尚未歸建。謝安部血戰斷後,損失最重,折了一半。
張飛憤怒難以遏制,命將陳愷綁了,罵道:“汝請命為前鋒,吾看汝連破海賊,士氣可用,方予以准許。豈料汝竟然如此無用,統軍不力,臨敵崩散,衝亂大軍!以吾之本意,必將汝斬首示眾,以治汝敗軍之罪!念在汝是故舊元勳、數立戰功且汝本人也力戰負傷的份上,吾饒汝不死,送汝至主公處,由主公定奪罷了。汝有何言?”
陳愷本一言不發,閉目等死,聞張飛不殺,道:“愷有何面目見主公?請解綁,愷自裁以謝罪!”
張飛冷冷道:“這卻由不得汝。來人,將他押送往兗州請主公發落,路上小心,不得讓其自盡。”命人寫了謝罪書以及自己下一步方略,急送給劉備。
處理完陳愷,張飛命詳查臨敵後退計程車卒。臨敵後退或轉身奔逃者,人人所見,軍法官很快將這些人甄別出來,捆綁待罪,共計一百二十七人。
張飛一聲令下,將逃兵在全軍面前全部斬首,首級高懸。全軍上下無不戰慄膽寒。
張飛騎在馬上,面向全軍將士吼道:“袁譚小豎,不過是趁我軍不備而偷襲,正面作戰,豈是我軍對手!我軍乃自敗,非敗於他手!袁譚小勝,必輕視我軍,我軍再往擊之,必可取勝!今夜休整,明晨再向平原進發。若遇敵軍,再有後退者,皆殺!行軍紀者,不必軍法官!士卒後退,什長殺之!什長後退,都伯殺之!都伯後退,屯將殺之!屯將後退,軍侯殺之!軍侯後退,司馬、校尉殺之!司馬、校尉後退者,吾親殺之!”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劉備所置振威中郎將張飛在小敗於袁譚後,嚴明軍紀,勸率士卒,自安德再次西上。一路無事,二十二日至平原城下。袁譚率兵出擊。
張飛以一屯兵協助軍法官掌軍法,執刀斧列於陣後,命反後退者皆殺,自己不顧劉備告誡,披重甲,執精矛,親自衝鋒陷陣。謝榮、李器、謝安等部一級將領,夏侯博、張仲等曲一級將領,皆感奮,跟隨張飛衝擊敵陣,遂破袁譚。
張飛斬殺數十人,擒袁譚軍中悍將韓焯,斃袁譚騎將周光,身披七創,威震袁軍。袁軍奪氣,堅守不出。
田楷軍亦至,與張飛合圍平原。
袁譚謀士許持等建議速往廣川求援,袁譚道:“大人軍於廣川,正與公孫瓚相對,豈有兵援我哉?我軍當自救耳。”巡視城中,修葺守具,做長期堅守之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