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蔣欽、周泰三人既是同時而來,不便有所偏重,劉備一同接見三人。
見了三人,劉備先施禮道歉,道:“怠慢三位豪傑,備之過也。”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引三人縱論當今天下時事、古代良將功業、生平志向,無不暢所欲言,歡如故交。魯肅三人每個人都覺得劉備重視自己。
魯肅身材極高,足有八尺,體貌魁奇,相貌堂堂,談論天下形勢,才氣縱橫,道:“如今袁本初虎踞冀州,文武相濟,足以成事,公孫伯珪非其敵手,張飛燕亦難抗衡,肅料袁本初必得志於幽冀並三州,縱橫於大河以北,此劉公之大敵也。兗州曹孟德志存高遠,似有雄才,若其過了黃巾之難,能站穩兗州,豫州又無主,或許能借勢而起,割據一方,此劉公攔路之石也,需儘快將其扼殺。其他如南陽袁公路、徐州陶恭祖,皆非劉公敵手。若能儘快驅逐曹孟德、討平袁公路、降服陶恭祖,據青、兗、豫、徐之地,方可南抗劉景升,北拒袁本初,趁機奉迎天子,號令天下,此光武之業也!”
劉備道:“魯君之計固然極善,但非臣子如備者能聽。若天假其時,備當一匡諸侯,尊奉天子,立桓文之功,為周召之業!”
蔣欽身高大瘦削,為魯肅、劉備所激勵,也大聲道:“冒矢石,討不臣,披堅執銳,欽之志也!願從劉公掃平天下,再興漢室!”慷慨雄豪。
周泰勇鷙猛壯,也緊跟著高聲道:“泰也願為劉公效死!不論是上刀山下火海,還是衝鋒陷陣於萬軍之中,只要劉公一聲令下,泰絕不皺一下眉頭!”粗疏剛猛。
劉備大笑道:“備有國讓蕭曹之規,有子揚、子敬良平之謀,有公奕、幼平賁育之勇,何愁天下不定、漢室不興、功業不立?”
遂以魯肅為參軍事,以蔣欽、周泰為屯將,分屬陷陣、摧鋒二營之下。
武衛三營猛將如雲,典韋、劉猛、徐盛、蔣欽、周泰、耿奇等皆在其中,囿於三曲編制,難以發揮所長,劉備考慮擴充三營為五營,以典、劉、徐、蔣、周分統之。不過蔣週二人尚未有功,倒不急著給予名號。隨著劉備勢力膨脹,吸引來的賢才豪傑越來越多,元從舊部除了少數幾人外,大多數相形見絀。
關張趙自是脫穎而出的例外,其他如張式,一個典農校尉已經讓他很吃力了,再加重些擔子,肯定會出紕漏;耿奇,當年在涿縣也號稱勇武,但別說與典韋相比,就是比蔣欽周泰也大有不如,漸漸在武衛營中難以服眾;陳愷,以前不顯眼,這一段時間卻表現突出,具有成長潛力,且觀後續如何。
公孫瓚撥給劉備的第一撥兵士,周衢戰死,謝榮雖然莽撞,但能夠折節學習,成就當不至於校尉。陳祿,文武全才,可惜度量略狹,希望以後能夠開啟眼界,不再斤斤計較眼前得失。
元從謀臣只簡雍一個,才具不說跟日後的諸葛亮、魯肅、劉曄、田豫比,就是跟孫乾相比,也差了不少。無怪乎後來簡雍只是東方朔之類的寵臣,並無什麼職掌。
劉備腦中轉動,將麾下臣屬過了一遍,深有英雄輩出、長江後浪推前浪之感。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五月,西涼諸將李傕、郭汜、張濟、段煨等聽從賈詡之計,合兵西攻長安,路上又與胡軫、楊定合,沿途收兵,至長安時眾十餘萬,與董卓舊部樊稠、李蒙等合圍長安。
六月一日,李傕等攻破長安,呂布率數百騎兵逃走。李傕等遂殺太常種拂、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吏民死者萬餘人,狼藉滿道。
六月二日,天子在被脅迫下,下令大赦天下,以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其餘諸將皆為中郎將。李傕等以朝廷名義殺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琬、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等,權傾朝野。李傕等欲以賈詡為左馮翊,賈詡推辭,又以為尚書僕射,賈詡又推辭,最終受任為尚書。
鎮東將軍、青州牧劉備以從事中郎費通為使者,前往長安,拜見天子,貢獻財物、珍玩,又釋出討伐黃巾之檄文,率兵進入濟北國,於盧縣擊滅黃巾一部,斬獲數千人,隨即南下,攻佔蛇丘,又取巨平。巨平縣屬於泰山郡,而為黃巾襲取。
應劭心中不安,詢問正在其處做客的劉備使者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