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五十七章 劉子揚不附漢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七章 劉子揚不附漢室 (1 / 2)

劉曄今年十六歲,年齒既幼,身段又矮,瘦小枯乾,其貌不揚。劉備卻絲毫不以外貌而輕之,執手導引入座,待以貴賓之禮,寒暄已畢,因問道:“天下****,漢室傾頹,子揚與備皆宗室之後,何以教備?”

劉曄見劉備對他的重視比田豫轉達得還要隆重,心中感動,答道:“將軍要聽真話還是假話?”

劉備道:“自然聽真話。”

劉曄道:“曄請獨對。”

田豫臉色不變,孫嵩等人卻露出不豫之色。

劉備示意眾人退去。田豫施禮作別。孫嵩等人寒著臉離開。他們主要是對劉曄有意見,覺得他有點目中無人。

劉曄見室內只有劉備和他二人,因說出一番石破天驚的話:“以曄之見,漢室難興。何以言之?光武中興以來垂二百年,世家大族勢力膨脹,田連阡陌,而民困地狹,一旦出現天災,唯死而已,故張角一呼,九州皆應,世族乘勢而起,各擁部曲,心懷異志。之後又有韓馬之亂、二張之亂,朝廷精兵損失殆盡,然後是董卓作亂,擅行廢立之事,關東諸侯起而討董,因而據州佔郡,外託討賊之名,實行割據之事,天下已不為劉氏所有矣!何以興之?”

劉備失色而責道:“子揚慎言!方今之世天子雖無軍馬,益州、荊州、幽州與青州皆為宗室所牧,若舉兵拱衛天子,何愁天下不平、漢室不興?”

劉曄冷笑道:“將軍欺我乎?抑或試我乎?劉君郎燒絕棧道,在益州陰圖非計,豈會迎護天子?劉景升在荊州坐觀朝廷之敗,無一兵相救,豈會讓權朝廷?已故之兗州刺史劉公山號稱忠義,擅殺橋東郡,亦有割據之心。幽州劉使君雖忠於朝廷,但不通兵略,無膽無識,又有何用?更不要提四世三公袁本初了。以曄觀之,如今恰似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之時!”

劉備道:“子揚還未提我青州,我青州忠於王室,當掃平群雄,還政天子,再現大漢榮光。”

劉曄似笑非笑,道:“將軍經營青州,基業初建,勢力尚弱,若此時將天子迎置青州,以令天下,則袁本初之流必以清君側之名加之,新任之曹兗州,忠義之陶徐州,跋扈之袁公路,皆成將軍之敵。將軍何以御之?若將軍提大軍入駐長安,能否透過且先不說,屆時要棄青州之基業、入破敗之新地麼?那時上有朝臣掣肘,下有四方割據,不過是董卓之事重演罷了,一旦諸侯以誅奸賊、討權臣為名舉兵西向,將軍又何以御之?”

劉備默然片刻,拱手謝道:“以子揚之見,我青州應當如何行事?”

劉曄道:“外舉尊奉天子之旗,內行積糧擴軍之事,待機東據兗州,南並豫徐,以此為基,方可奉迎天子,以令四方。”

此謀與劉備心中所想完全相同,遂又問道:“如今兗州動盪,黃巾作亂,我欲舉兵討之,何如?”

劉曄道:“曹孟德新入兗州,根基未固,此時固然乃西進良機,但須防泰山應劭、冀州袁紹。”

劉備頷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