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起來崇禎皇帝也挺難的。
原本的歷史上,也不能說,一個木匠皇帝坐在崇禎皇帝的那個位置上,可能也要比崇禎皇帝好。
面對一個小冰河時期的異常天氣。
地方上連年大旱,又或者是蝗災,不管是誰來了,都不太好使。
還有一個就是矛盾。
地方上的佃主鄉紳以及豪族和普通百姓以及農戶之間的矛盾。
農戶沒有田地,只能靠著耕種佃主的田地從而養活自己。
但是佃主仗著自己有田地,就可以作威作福。
農戶自然是敢怒不敢言,但是遇到了那種有骨氣,並且有勇氣的。
殺了佃主和地主老財,然後帶著百姓們造反,官兵來了就直接躲進山裡面。
這種事情是時有發生。
歷史上的崇禎時期,南方很多地方都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早起的瑞金等地,有人帶著農戶造反,殺了貪、官、汙、吏和地主老財,然後自己自立。
關鍵是,這夥人還能夠相安無事很多年。
後來,在巡撫解學龍的帶領之下,清繳了一些南方的反賊。
可是,卻還是沒能擋得住天下大勢。
北地遭受的旱災最嚴重,再加上韃子時長入關搶劫一番,每人能攔得住。
崇禎皇帝就這樣看著韃子騎兵繞過紫禁城,去了山東之地搶劫。
最後還能回到北地。
這種滋味,肯定是非常難受。
這也是為何,他換了那麼多的大臣的原因。
他覺得,都是這些個大臣沒有什麼作為,沒有能力。
才會導致這樣的局面。
真要是絲毫不作為的皇帝,怕是早就被周延儒、溫體仁這些個權臣給把持朝堂了。
到時候,怕是亂的更厲害。
上面的權臣都喜歡貪汙,下面的官員為了迎奉,那自然是一個一個狠命地搜刮錢財和寶物,送上去。
這樣一來,大明怕是早就亡國了。
就這樣的情況。
崇禎皇帝撐了十七年,也的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