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一面想要治理好這個天下,一面卻又讓太監監察地方,搞什麼稅監、又或者是讓太監監軍。
這自然是自尋死路。
再說說如今的崇禎皇帝,透過了楚風的指點。
少走了很多彎路和錯路。
這才用了差不多五年的時間,打退了韃子,守住了京師之地。
也提升了自己的威望。
有用了幾年的時間,來考察天下,清理地方上的貪、官、汙、吏,殺了幾千年,才稍微平息了百姓們的怨言和怒火。
不然,那就是遍地煙火,各地都有著反賊。
而現在嘛。
再熬幾年,這小冰河時期就會過去,中原之地的氣候也會慢慢地恢復正常。
大清能夠在這個時候,推翻了大明的統治。
用屠城鎮壓了天下的百姓。
最後統治了中原那麼多年,沒道理崇禎皇帝時不時宣傳漢統,宣傳大明的仁政,宣傳大義。
宣傳韃子的野蠻,仙師的屠城預言。
這些百姓還會願意讓韃子佔據中原之地,再現仙師預言的屠城之未來。
“大明現在需要的是穩定,貪、官、汙、吏需要整治,但是這地方上的穩定需要維持。”
“不能一直整治那些個貪、官、汙、吏,從而忘記了要發展民生,鼓勵農桑。”
“這水利的建設,如何了?”
楚風問道。
因為他記得,在原本的歷史上,大明好像有官府控制著水利。
為的就是保住槽幫。
天下大旱,這運河和兩河流域的水位下降很多,如果興修水利,到時候自然會撐不起大船。
現在崇禎皇帝要興修水利,自然會讓地方上的槽幫以及有些官員不滿。
而且,這從海上運回來的貨物和物資,也需要運回到內地。
這個時候,水運是最快的方式。
“本來,一些大臣建言,興修水利到時候會影響運河的水位,從而影響了槽幫。”
“這南北的貨物還有糧食,還有白鹽等等,都需要運輸。”
“但是運輸可以選擇陸運,水運雖然節省時間和人力,但是和天下百姓之安危相比,自然還是後者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