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翰林學士聞言,精神振奮。
這教育二字,一聽即懂。
如今單獨成部,亦如六部之外第七部,人員匱乏之際,他們都有機會入仕了。
很明顯,今日劉三吾過來,就是招人來著。
“同喜同喜,如今部內缺人,章程未立,諸位可願與我共向朝廷效力。”劉三吾笑著問道。
眾人大喜,皆言:“願為朝廷效勞。”
除開教育部外,朱英還成立了外交部。
至於外交部的尚書,朱英選擇了周榮亮。
周榮亮也就是前往撒馬爾罕,被帖木兒扣押的大明使臣。
後來奧斯曼帝國跟帖木兒開戰,除開奧斯曼的使臣外,周榮亮也就被放了回來。
周榮亮先前朱英沒有見過。
查了下戶籍文冊,才知道這人擅長多種語言,為人正直剛烈。
且出使帖木兒回來,更是增添了不少豐富經歷。
當今能與大明相提並論的,也就只有帖木兒了,讓他來幹這個外交部尚書,顯然是很不錯的選擇。
次日朝會上,朱元璋直接宣佈了成立外交部,教育部的事情。
任命劉三吾為第一任教育部尚書。
任命周榮亮為第一任外交部尚書。
雖說有些突兀,不過朝臣們也沒什麼好說的。
朝廷制度這塊就是朱元璋的一言堂,現在多了兩尚書,好像也沒啥區別。
不過有政治嗅覺敏銳的官員,已經發現了箇中不同。
不過更多的人在乎的是新出來的官位。
尚書的下邊,可是有左右侍郎,員外郎,管事,主事等等。
這還只是朝堂內的,地方上肯定也要開衙門,這意味著大量的官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