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變法正在穩步的進行中,像是這樣的改革,基本上也不會有多大的阻力。
對於大多數的官員來說,其實更加符合他們的利益。
畢竟上升的渠道變得更加多樣化了。
而對於百姓來說也是個好事,這意味著當官更加容易。
三十萬的秀才,這才僅僅一年。
在洪武三十二年的現在,估計衍生出來的秀才會更多。
往常大明科舉三年總共錄取也就在四五百人,這意味著大量的讀書人,將都會名落孫山。
現在就不同了,只要認真讀書,得個秀才的功名不難,進入到衙門的機會也會變得很大。
不過現在舉人這塊,跟秀才就有天壤之別了,錄取的名額雖說增加了不少,但也就幾百號人。
對比起來,競爭更加激烈。
不過也就今年了,等到大學創立之後,舉人的考核也會變得更加細緻化,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對於舉人的定位,朱英參照後世的碩士來。
朝廷對於大學的支援力度還是很高的,朱英這裡直接從國庫撥款了一萬萬貫寶鈔,用來建設大學。
首先自然是京師大學。
而後江南大學,廣東大學,福建大學等十幾個行省,都會一一建立起來。
現在不可能一下子達到後世那般大的規模,不過在京師大學建立後,第一批學員大概在五千人左右。
十幾個大學,錄取數萬人,這個比例還是很高的。
關於大學的訊息,朱英已經讓邸報司去負責傳播。
而關於舉人功名特權的事情,也將在今年進行取消。
占城,水師大營。
數百人在大營門口等候。
這裡除開十幾個幫派幫主外,還有一大堆的幫眾。
幫主們倒不是擔心水師會在這個時間點上搞他們,而是擔心其他幫派來小動作。
不管怎麼說,安全才是第一位嗎。
在大營前邊,是十幾個幫主們在一起。
後邊的幫眾離得遠遠的,如果距離太近,被水師誤會了可不是什麼好的事情。
“這都已經差不多半個時辰了,看來水師這塊,完全沒有把我們當回事啊。”
穿著絲綢華麗長袍的男子,忍不住開口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