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麗,現在應該是叫做吳城。
這裡作為朱允炆的藩國,已然有數月的時間了。
最初來到這裡的時候,朱允炆就被這裡的破落給深深的震撼到了。
在他的想法裡,烏麗也算是占城的大城之一,比京師肯定相差很遠,但應該也跟江南的一些大縣差不多。
然而到了這裡後才發現,跟他想象中的完全是天壤之別。
除了城牆斑駁之外,裡面完全就是個村落的感覺,甚至都比不上一些大明富裕的村子。
城裡倒是有十萬居民,說不上什麼老弱病殘,占城王茶也開始還想玩一些陰的,把青壯都給拉走。
後來大明水師駐紮占城,也就不敢生那個心思了。
朱允炆到占城的時候,茶也也親自去迎接了。
他看到那大明水師的金統領,在這吳王面前畢恭畢敬的模樣,就知道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隨著吳王朱允炆而來的,還有五萬大明精兵,更是極具排場。
先前有傳聞說吳王跟大明太孫的關係不和,看來全都是謠言。
是以現在的烏麗其實還是有不少的家當。
可這在朱允炆的眼裡,簡直跟難民營沒有什麼區別了。
總共才十多萬的居民,幾乎個個都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
原先的占城貴族們,當然早就搬走了。
他們並不想生活在大明吳王的統治下,其中文化差異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十萬居民怎麼來供養五萬精兵,這簡直是完全不可能。
不管是朱允炆還是呂氏,亦或是那些跟隨而來的臣子們,最大的慶幸就是五萬精兵的供養全部有由太孫給負擔了。
他們開始還有些不好的想法,現在才知道太孫是真的疼愛這個弟弟。
否則抵達烏麗之時,就是朱允炆破產之日。
這就相當於朱允炆收繳的賦稅,只需要供養自己等人的開支,還有官員們的俸祿就行了。
十來萬居民,這些還是夠的。
在呂氏的主持下,吳城第一步就是開始進行建造改革,四處拆遷,重新規劃整個城池。
一來可以更好的掌控烏麗,二來也能是提升朱允炆的威信。
不僅是徵召烏麗城內青壯的勞役,還需要兩萬多大明將士共同進行。
軍隊可以在城外修建營寨,但是官員們的房子和吳王府是必不可少的。
這樣的大改造,顯然不是一兩年能完成的,估計得有兩三年才能徹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