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年底前也能修建出個模樣來了。
「王爺,你這是帶著人要去哪裡,關於城東的修建,臣還想跟王爺好生商討一下。」
「現在城裡這些百姓,他們.....」
在朱允炆帶著護衛正準備出府的時候,恰好是碰到了黃子澄。
黃子澄見狀連忙迎了上來講述。
只是話還沒有說話,就被朱允炆給打斷了。
「好了,這些事情你且跟王太后去說吧,我現在正是要去港口。」
「就這兩天曹國公就要到了,我得去港口迎接一番。」
朱允炆有些不耐煩的打斷道。
黃子澄還想繼續說些什麼,但是朱允炆這邊已經是不想搭理了,招呼著護衛們就要上馬車離開。
最終黃子澄只能是無奈的在原地嘆息。
倒不是說來了這裡就有什麼變化,黃子澄確實被賦予了很大的權力,是名副其實的百官之首。
但是朱允炆的表現,讓黃子澄很是難受。
大多數的官員們充滿幹勁,
每天都加班加點的處理大量事務,剛開始的時候朱允炆也還是很是勤奮。
但是很快就有些厭煩枯燥的建設工程,心思開始放到了別處。
其中取而代之的,是朱允炆的生母,現在的王太后呂氏。
呂后開始乾澀政事上來,這讓許多官員們心中是不滿的,畢竟陛下曾經是親自規定,後宮不得干政,現在的呂后明顯是違反了這條鐵律。
朱允炆並不以為然,這是自己的生母,又怎麼可能會影響自己,只會是幫助自己處理一些繁忙事務。
對於官員們上奏勸說不要再給呂后權力時,遭到了朱允炆的訓斥。
這之後,自然是呂氏的權力越發大了。
除開黃子澄外,現在吳城的朝堂中還有一人,可跟黃子澄分庭抗禮,便是呂后的父親呂本。
呂本先前可是太常寺卿,位列大明五寺之一,正三品的官員。
就身份地位來說,可比黃子澄要高多了。
黃子澄目前是藩國裡的吏部尚書,這屬於有著最大的權勢,但戶部這個錢袋子,卻是由呂本擔任。
現在藩國內大小貓就這麼兩三隻,吏部尚書完全沒有什麼發揮的地方,反倒是戶部的工作更多。
現在的吳城裡,大致是分為兩個派系。
以黃子澄為首的吳王派,還有以呂本為首的王太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