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 (1 / 2)

與李保一家境況相似的農戶可以說遍及整個平涼府。

崇禎九年至今,數百萬陝北受災農戶被有序地遷移到平涼府、鳳翔府、臨洮府、西安府下屬州縣。

在各種有效舉措的助力下,經過三年多來陝西行省上下諸多官吏的不懈努力,整個陝西省境內因為饑荒導致黎民凍餓而死的現象幾乎絕跡。

大片荒蕪的田地被開墾成了良田,各種水利設施也是日臻完善,有力地支撐了陝西全省糧食自給自足的良好局面,並且這種良好的勢頭正在持續。

朱由檢在聞訊後,給陝西官場下達了新的任務,那就是在積蓄加大開荒拓田、興修水利的基礎上精耕細作,力爭使陝西糧食產量再上一個新臺階,功成後,表現出眾的官吏將會得到超擢。

正是這種官員升遷途徑的暢通機制,極大地刺激了各級官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年都會有數量不同的官吏得到拔擢重用,他們空下來的位子也是優先從本地遞補,對於朝廷這種不同以往的選拔策略,陝西上下各署衙大小官吏們表示了熱烈地歡迎。

如果朱由檢親臨陝西視察的話就會發現,現在陝西官場的作風已經與千百年來歷朝歷代完全不同,現在陝西官吏們的狀態更像是後世新中國建立之初,全國上下官民一心、奮發向上的樣子。

官吏們已經習慣於腳踏實地的務實作風,不論是各級主官還是佐貳吏員,絕大部分人對於脫離實際的工作作風非常的排斥。

日常之時,衙門中很少看到有人有混日子的狀態,尤其是那些吏目書辦們,這些出自本地的基層吏員,更熱衷與給家鄉父老辦實事,在力爭已出色的政績升遷時,也能為自己留下一份好名聲。

自從朱由檢下旨,打破官吏之間唯身份升遷的陳規後,在吏部以及巡察御史、錦衣衛等有司先後給出的考察報告後,數以百計能力突出的吏員得以晉升到流官的行列中去,使得更多優秀的治理人才有了施展才能的平臺。

這一日下午申時,縣衙散值的時辰到了,衛護縣縣丞崔世生將手頭的文件歸置到一起,站起身來舒展了一下身體後便準備去知縣田一農的公房中走一圈,問問明日還有何等比較急的公務需要優先辦理。

崇禎八年與謝仁星跟隨著莊元洲一起自山西來投奔孫傳庭之後,崔世生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陝西,這五年中與家人也是透過書信交流各自的情形和見聞,順便督促下兩個兒子的學業,叮囑妻子在家一定要孝敬好爹孃,等著自己功成名就後,一家人再團聚。

在孫傳庭帶著秦兵返京準備出關作戰時,崔世生選擇留了下來,隨後以生員的身份被安排到衛護縣當了一名主簿,而謝仁星因為長於後勤統籌的緣故一直隨在了軍中。

莊元洲則是因為赴京參加春闈,所以早就提前去往京師背靠,而楊明盛因為表現出色,被孫傳庭安排到山陽縣擔任了知縣一職。

崔世生在主簿的職位上只待了一年多,後因前任知縣方玉敏政績突出,經各方面綜合考察後,被拔擢為平涼府推官一職,而他空下來的知縣位子則被原縣城田一農接掌,崔世生便順理成章地升為了從七品地衛護縣縣丞。

就在崔世生關上公房房門轉身舉步離開時,身後不遠的月門處傳來一聲輕呼:“文成,等我一等!”

崔世生聞聲回頭看去,身形粗壯、一臉大鬍子、看起來更像是一名武夫的主簿範英雲面帶笑容疾步向他走來。

“老範!你何時從鄉下回返的?看你走路帶風這般模樣,莫不是又在某處留下了種子不成?

要是再過上幾年,某要是與你一道去往鄉下辦差,保不齊就有諸多喊你大大的嘍!”

崔世生站定腳步,負手笑眯眯地看著範英雲打趣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