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某哪有你說的那般不堪!咱老範雖說是就愛女色這一口,可家中妻妾都是明媒正娶迎入門中啊!
你還別說,某此次下鄉,到當真是看到一個從河南遷過來之小女子,那模樣可真是叫人憐惜,待某回府後與家中大婦商議一番,看看能不能允我納入門中!嘿嘿嘿嘿!”
範英雲對崔世生的調侃毫不在意,反倒是頗為自豪地把自己的愛好正大光明地宣講了出來。
“得得得,老範你可是年近四旬之人了,家中五房妾室還不夠你發威的?小心你這杆老腰啊!”
範英雲的回話讓崔世生頓感哭笑不得,這時候除了勸他注意身體外,還能說啥?
範英雲只是個寄學生出身,按照大明的規定,他這種身份是無法參加科舉的,當初是透過花錢捐輸才取得這麼一個身份,為的就是擁有一襲衣巾以便享受免除勞役的特權。
范家在衛護縣算是大戶人家了,家族名下經營著木材、石料、煤礦、布行等生意,範英雲作為大房嫡長子,家境還是相當不錯的。
他家祖上也出過類似於縣城主簿這樣的低品級官員,但到了最近幾代卻是再也沒有有人出仕為官,但是憑藉這祖上留下來的關係,范家經商倒是風生水起。
到了範英雲這一輩,眼見自己這個兒子也不是讀書的料,為求在官府中能有人脈延續下去,他爹便花錢讓他進了縣衙當差,經過十幾年的打拼,數年前範英雲終於熬到了戶房司吏這個縣衙中吏員最頂尖的位置。
崔世生在到任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透過與範英雲的數次接觸以及側面傳聞,對這位舉止豪爽的司吏印象倒是非常之好,包括範英雲這幾年廣納妾室這件事,足以看出此人的人品真是不錯。
因為範英雲所納的妾室,都是從陝北及河南一帶大量逃荒到衛護縣的流民中買下的,這種行舉與其說是好色,倒不如說是救人一命。
範英雲納妾是下的聘禮都是實打實地糧食,並且還把妾室們的家人安置到了名下的產業中,雖然不給薪資只管飯,但這種舉動已是極大的善心了。
崔世生跟在孫傳庭身邊,見到過無數流民的慘狀,在飢餓無食,不管成人還是婦孺都會隨時凍餓而死的狀況下,賣兒鬻女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一件事。
這個時候只要有人肯買自家孩子去,不管去做什麼,都會給他(她)一口吃食,能夠讓孩子活下去,至於骨肉分離之事,有活命重要嗎?
後來隨著官府加大了對流民的安置和扶持,這種骨肉分離的悲劇才被徹底遏制住。
後來在衛護縣主官位子發生變動之後,在各方面風評都不錯的範英雲得以被超擢為衛護縣主簿一職,正式邁入了經制官的行列,這讓范家上下都是欣喜不已。
“文成,你是否要去府尊處?
正好我也要跟府尊稟報一番下鄉之見聞,你我正好同去,若是夜間無事,我請你跟府尊宴飲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