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三項“鄧”,指的是有錢。一個人有錢沒錢,既跟父母有關,也跟自己有關。但主要還是跟自己有關。這天下,富人少,窮人多。所以,能生在富人家裡,便是天生的有錢人。這種人,便也是“天財”人物。生在有錢人家的人物,將來無非三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以家資為基礎,靠自己的本事,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富有。一種情況是守住家業,到自己死時,跟自己出生時能保持差不多富有。最後一種情況是,把這些家業敗光,由富人變成窮人。
同時,還有另一種有錢人,那便是自己出生時是個窮人,之後靠他自己的手段,讓自己變成一個富人。
按金瓶梅這本書的介紹,西門慶出生時就在家庭富裕的人家。之後,又靠他自己的本事,讓自己變得更加富有。可見,這西門慶,不僅貌美,而且還很有才智,再加上有嫪毐的本錢,真可謂是老天最眷顧的人了!
與“鄧”相關的歷史人物為,鄧通,西漢人。據說,有一次,漢文帝夢到自己想登天,但無論如何都登不上去。這時,有個人推了他一把,就把他推上去了。漢文帝記住了他的長相,後來,在皇宮中找到了這個人,知道他叫鄧通,諧音“登通”。因此,漢文帝很寵他,有一天,鄧通對景帝說,算命先生說他這輩子會窮死。景帝就讓他“鑄天下錢”,最後,還把銅山賜給了他,之後,讓他富甲天下。
“潘驢鄧小閒”這五項裡的後兩項,即“小閒”。則為後天的才能。
這“小”,指的是不僅年輕,還很穩重,能像一隻小小的針,雖然有很利的鋒芒,但能耐得住性子,藏在綿花裡,隱忍著,不顯露出來,一直以綿花示人。說的清楚點兒就是,能像賈寶玉平時對女孩子們那樣,總是俯身作小,“哄”字當先。多以呵護、關心的態度對待女子,以疼愛、寬容的情態關注女子。讓對方能夠充分體會到對她的愛意,對她的敬意,以及對她的情意。也就是說,或者,你雖然是位大爺,卻能點頭哈腰,心甘情願做她的下人、或者奴才;或者,你雖然是位年輕人,卻能以她的父親一般的身份出現,給予她無限的關懷和溫暖。
這“閒”,指的是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對方。這一點,必需是建立在有錢的基礎之上的“閒”。而不是沒錢花,卻總呆在女人身邊兒,什麼也不幹。那樣,女人便會認為你好吃懶坐,不思進取,吃軟飯。不僅不會喜歡你,還會對你倍加厭惡。所以,這裡的閒,便是有吃、有喝、有錢花,又能拿出大把的時間陪著她吃、喝、玩、樂,逛街、購物,充分滿足她喜歡浪漫的小情調。
這五件裡,前三件,是西門慶一出生,自帶的標配,沒什麼問題。後面兩件,靠他機變靈活的頭腦,哄死人不償命的本事,自然也不成問題。所以,他聽了王婆的話,立刻便說:“實不瞞你說,這五件事我都有。……”
哪知,王婆聽了,又說:“大官人,你說五件事都全,我知道還有一件事打攪,也多是成不得。”
到這兒,我們才突然發現,王婆說是五件事兒,其實不是五件,而是六件。說前面的五件,歸根究底,都是為了引出這第六件來。
待西門慶著急的問:“且說,什麼一件事打攪?”王婆說:“但凡挨光最難十分,有使錢到九分九厘,也有難成處。我知你從來慳吝,不肯胡亂使錢,只這件打攪。”
這句話,才是王婆真正想說的話。那便是:讓一向不肯出血的西門慶好好出點血,讓他大把的花錢。為誰花?潘金蓮?還是她王婆?當然是王婆才對。
綜合以上可知,王婆向西門慶提出挨光五件事,大有深意。
其一,這五件事,都是王婆為西門慶量身定做的,而不是像大家傳言的那樣,是所有人去“挨光”時的通用法則。是王婆隨機應變的說法,不僅讓西門慶誤以為是通用法則,也讓許多讀者誤認為是通用法則了。這五個條件,是建立在王婆對西門慶十分了解的情況下,根據西門慶的實際,編定出來的。西門慶貌美,是有目共睹的。西門慶經常出入煙花場所,身在市井,做六婆這一行當的王婆,什麼事兒打聽不到,所以,西門慶有“驢”貨,王婆自然早就清楚。西門慶的家業,在清河縣數一數二。至於第四個條件,西門慶經常在煙花場所出入,他的行為處事,王婆肯定非常瞭解。第五個條件,西門慶因為有錢,所以便有閒,王婆更是瞭如指掌。王婆這樣說,是透過把西門慶又比潘安,又比嫪毐,又比鄧通,引西門慶高興,為後面真正的後手做準備。由此可見,這五個條件,是王婆向西門慶撒出的誘餌。是王婆精心謀劃,騙取西門慶錢財的第一步。
其二,王婆深知西門慶雖然很有錢,但又很吝嗇,小氣,輕易不肯出血,不肯胡亂使錢。為了讓西門慶上了自己為他下的套,能夠讓他拿出錢來,酬謝自己,讓自己得到更多的錢財,王婆才先跟西門慶說了挨光成功的五件事。西門慶一聽這五件事自己都有,喜不自禁,自然容易放鬆警惕,自然容易飄飄然起來。這時候,王婆才把真正的餌料丟擲來,告訴西門慶,要辦這件事,必須“捨得花錢”才行。不僅要捨得花錢,而且還不能對花出去的錢可惜:“有使錢到九分九厘,也有難成處。”這話,就是告訴西門慶,你要讓我幫你辦這件事兒,一方面要捨得給我花錢,另一方面,我花了錢,最終事情辦不成,你也別後悔,別來找我的後帳。果然,西門慶很爽快的就答應了:“這個容易,我只聽你言語便了。”如此一來,西門慶的牛鼻子便被王婆給牽住了。以後,便是想讓他往哪兒走,他就得往哪兒走了。接著,就丟擲了為西門慶,也是為自己設計的十條戰略步驟。
其三,在王婆跟西門慶兩人的交鋒中,由於西門慶心裡想著的重點是怎麼勾到潘金蓮這位美女,對錢和因此可能帶來的後果和危險便看得淡了許多。而王婆心裡的重點是怎麼才能從西門慶那裡搞到更多的錢,所以她對這件事可能造成的後果,以及因此面臨的危險也便看的淡了許多。這兩個人的共性,就是慾念如炙!不能自我控制。才一起來做這火中取栗的事情。按照金瓶梅作者創作的宗旨,是要寫“酒、色、財、氣,”這四樣對人的危害。這西門慶便是貪色,這王婆便是貪財。最後,兩人都因各自所貪而喪了命!所以,這部分內容的重點,便是作者在展示這二人各自的貪慾。
其四,因為有了前面這六個條件做鋪陳,在接下來的十大步驟裡,第一個步驟,王婆便開始獅子大開口的向西門慶索要財物:“……大官人如干此事,便買一匹藍綢 、一匹白綢、一匹白絹,再用十兩好綿,都把來與老身。……”王婆要這些衣料,表面上是引潘金蓮入局,為西門慶牽線,根本原因是要藉機做為她自己送終的衣服。照事後的情況來看,她便真就因此事被殺掉了。所以,這向西門慶索要衣料,便有了一種譏諷的味道。預示了王婆將來會因此死掉。可見,作者時時處處都在伏筆,前後照應嚴絲合縫;而且象徵,隱喻也用的非常純熟。
總之,金瓶梅里,王婆定挨光這個故事裡,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很多,仔細閱讀,會給我們很多啟發,對我們認識人和人生都有益處。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