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63章 瞭解自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章 瞭解自己 (1 / 2)

昨天很多基金經理公佈了最新持倉,有一些高估值板塊裡的個股被加倉了,上雪周邊就又有朋友想跟著一起買,這讓上雪頭疼不已。

眾所周知,基金持倉公佈都是滯後的,當我們看到的時候人家已經買完了,人家買的時候大機率有那麼幾天價格下來了,人家吃到了坑,但是你現在才知道坑已經沒有了。

我們買股票不應該看人家加倉或者減倉了什麼,還是要看這個股票究竟是不是好股票,價格究竟是高估還是低估,如果我們經過獨立判斷後公司還是好公司,我們就可以買,大神買不買我們都應該買。

相反,如果我們看到有大神買了一個高估的東西,我們就要警惕了,是不是大神抓住了美好的價格?這個美好的價格現在還在不在?如果已經不在了,我們還買不買?買的話應該買多少倉位?

這些都是問題。

做投資,我們其實應該每天不斷向自己提問,我們手上的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不要為自己任何一次衝動買單。

大家要知道,訊息是有傳導鏈的,當傳導到我們可以在新聞裡看到的時候,已經屬於傳導鏈的最終端了。

我們以為我們撿了一個大便宜,其實人家都已經建好倉等著我們進去抬轎子了,這個時候我們得先看看點位,如果價格還是非常低,後面進來給我們抬轎子的人還會有很多,我們就可以進。

不過你們能夠比較準確地判斷底部區間,你們就會發現有些頂流基金經理進場挺早的,似乎還沒跌到位他們就進了,那是因為他們資金量太大了,如果他們等到底了才進,只要一買價格就立刻會上去,那麼他們的平均成本其實跟他們先買也差不多,先買還能逢低加碼,慢慢把一個真正的底買出來。

市場底猜出來是小機率事件,而買出來才是大機率事件。

記住上雪一句話:底,是買出來的。

同樣的,頂也不是猜出來的,而是賣出來的。

每次牛市後期,巴菲特提前很早就慢慢跑,邊打邊撤了,他要的也就是一個高估區間的平均值,因為他如果到最後一刻才跑,一時間誰去接他百億資金的盤子?

所以大家以後如果看到市場上某些大神以一個你覺得高估的價格進場,再以一個你覺得不算太高的價格賣出,一定不要奇怪,畢竟錢多也有錢多的煩惱。

不過我們也不要太貪心,邊打邊退這個動作依舊要成為我們身體的一種本能反應,這樣才不至於因為貪心而萬劫不復。

《巴菲特的投資組合》這本書裡提到,成為一名優秀的基金經理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視股票為企業

2、擴大你的投資規模

3、降低投資組合換手率

4、使用不同衡量業績的標尺

5、學會機率思維

6、懂得誤判心理學

7、對市場預測視而不見

8、等待最佳擊球機會

其中視股票為企業、降低投資組合的換手率、學會機率思維、對市場預測視而不見我們之前已經論述得很清楚了,本章我們探討下擴大投資規模、使用不同衡量業績的標尺、懂得誤判心理學與等待最佳擊球機會。

1、擴大投資規模

這個並不是說我們要把所有的錢都用於投資甚至借錢炒股,擴大投資規模說的其實就是敢於在優秀低估的好公司身上下重注。

而好公司一般是那些盈利增長在5年、10年甚至20年以後盈利都比今天多的公司,滿足這些條件的公司真的不多,一旦我們發現了就要敢買。

當然,這種敢買並不是說你們要把身家全押上,之前我們講集中投資的時候說過,重注就是10%左右的資金,因為我們總共也就只買10至15家公司。

巴菲特坦誠說:“如果我不打算投入自己身家的10%在一家企業上,我就不想買它了。如果我不打算投入那麼多,說明這個主意也不怎麼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