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58章 評估管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8章 評估管理 (2 / 2)

對此巴菲特的好基友芒格說:“區分‘價值’與‘成長’在我看來簡直是胡址。這為一群養老基金顧問靠誇誇其談收取費用提供了方便,這也是一種讓一個顧問區別於另一個顧問的方式。但對我而言,所有聰明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

我們在做投資時,不要陷入“教科書”陷阱,把自己根據教科書上面的分類做自我定義,就比如上雪絕對不會說自己是“價值投資者”,也不會認為自己是“成長型投資者”。

如果一個好公司股價跌破淨資產,我分析過後覺得它的股價就是被錯殺的,一定能漲回去,我會毫不猶豫地買進;而當另一家好公司的股價比合理估值還貴那麼一點點,但因為它具有高成長性,短的時間內就能消化這個估值,我也會出手。

我不會嚴格區分我的投資行為究竟是價值還是成長,只要這個價格對於未來的這家公司而言極度便宜,我就會下手,因為之前我告訴過大家,投資要看未來,你們如果總看著現在,買什麼都貴。

書裡給了我們舉了一個把價值和成長玩得比較模糊的大師例子,這位大師是一個很低調的投資人,名比爾·米勒,他大學裡學的是哲學專業,管理的資金超過120億美元,其中包括90億美元的價值信託基金。

米勒算不上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集中投資者,但他非常接近。

例如,他的價值信託基金的持股通常只有30至40只,在其中10只股票上配置的資產超過一半。

關於究竟是投價值還是投成長,米勒說:“我們要做的,是將那些真便宜的股票,與那些僅僅是看起來便宜的股票區分開。有很多價值低下的股票,這些股票的價格跌了很多,但並不具有吸引力。關鍵在於如何對二者進行甄別區分。”

緊接著,他說了一句讓上雪印象頗為深刻的話。

米勒說:“任何時間段任何取得超額回報的投資組合,一定包含了被錯誤定價的證券。市場對於未來的判斷產生了失誤。我們運用多重要素分析法直接審視錯誤定價,將市場對一家公司的估值與我們對該公司的估值進行比較。

估值是一個動態的而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當我們最初對美國線上進行估值時,它的股價大約在15美元左右,我們認為它應該值30美元左右。現在,基於保守的現金流折現,我們認為該公司的估值應該在110~175美元。如果我們對於長期經濟模型看法是正確的話,這個數字應該還要高很多。

我們出於同樣的理由持有通用汽車和美國線上的股票,市場的標價是錯的,因為這兩家公司的股票正在以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價格進行交易。”

其實目前我們的每一筆投資都應該是這樣,任何時間段任何取得超額回報的投資組合,一定包含了被錯誤定價的證券。

大家開啟軟體看看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組合,評判一下你們買的投資標的,它的價格是不是和它真實的價值不匹配?尤其是如果大家都在做左側投資,你們的倉位應當壓在那些嚴重被錯誤定價的公司身上,如果不是這樣,你們將來如何獲得超額收益?

相反,如果你們買的股票已經被嚴重高估,你們已經因此獲得了超額收益,就應當果斷離場,不去賺最後那個情緒頂點的銅板,我們不求每次都賺走所有的錢,只要每次都能賺錢,那雪球必然越滾越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