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視角》前文提到目前的市場行情正在進行風格切換,機構需要先出貨再慢慢買進,而且年底了基金因為掙排名的關係各種廝殺,所以市場板塊動盪的劇烈了一些。
其實不僅是今年2021年底是這樣,每年都差不多,因為太多散戶買基金就是看基金經理和看排名,故爭全年排名這件事兒就是各類基金公司年底的頭號任務。
既然掙排名,就要保住收益。
比如某某主動型基金今年業績翻倍了,那它極有可能就是市場前五甚至是冠軍的有利爭奪者,這隻基金裡的所有重倉股在臨近年底的前三週都是公司重點保護的物件,因為稍一不留神就會被那些排在後面的基金砸股票。
其實掙排名這事兒本來不這麼玩。
大家原先做的都是用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各類基金去拉抬那隻最火基金的重倉股,從而提升年底收益保住排名,但後來發現拉抬股價太費錢了,而且你動作還不能過於明顯,如果動用得資金過大那麼其他基金的基民就鐵定能發現並且把你罵死。
“用我們的錢去拉抬別人的基金,憑啥啊?!高位接盤收益是別人的,暴漲之後暴跌的風險是我們承擔!你咋不上天?!”
為了防止自己做見不得人的勾當被罵,於是基金公司發現了另一條有效路徑,這條路徑不是拉抬自己的重倉股,而是去砸別人的重倉股,既然往裡買那麼費錢,那我往外賣不就好了?往外賣的時候同一只基金裡的風險資產降低,現金比例升高投資者往往沒那麼容易感知道。
在基金行業,如果一支基金能排進行業前五,就能佔據一個比較醒目的排行榜,投資者就能看到,後面基金管理規模大機率就能上去,所以只要能進前五,基金經理的個人獎金都能多很多,幾十萬打底,沒有上限。
如此一來,大家想一想,那些在12月初排名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的基金,是不是就有滿滿的動力把第一到第五的基金業績給拖下來?
自己業績拉不起來拖垮別人的業績就行了,手段也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砸那些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股票。
當然,他們砸的時候肯定也不是用自己的基金砸,畢竟往外賣的是別人有而你沒有的,所以這個時候就是同一家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幫著你砸,相當於某個對手太強,你一對一單挑打不過,這時候你別打了,中場休息的時候讓你的隊友衝到休息室把你的對手群毆一遍,至少消耗掉你對手大部分體力,這樣你下半場贏面就很大了。
年底都是各大基金公司最忙的時候,他們共同的目標就是搶排名,作為基金經理,自己憑本事混到了前列,那接下來整個公司都會幫你,只要你一戰風神,管你今年收益上漲是你個人水平還是你成了風口上的豬,明年你都要被推到最前臺去募集更多的錢,有點像一部戲火了推出了一個流量明星,接下來這個流量明星背後的資本就要開始用他她割韭菜了。
當然,流量明星裡也是有實力派的,就像明星基金經理中也肯定有靠本事賺錢的,但我們不能否認,無論是流量明星還是基金經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其實就是一個背後資本打造的產品,說白了就是工具人,很多時候做事不由自己,故當我們發現我們被某隻基金坑了的時候,對基金經理還是友好一點,因為他也是被逼無奈的那個人。
當然,上雪還是要再次提醒各位一句,一定不要去重倉今年排名前五的基金,大機率這些基金在明年的表現都不會有逆週期板塊強,就算他們還能繼續提升,收益也非常有限,但你們要承擔的是巨大的回撤風險。
今年的市場行情非常混亂,才任職一兩年的基金經理都要開始爭奪基金冠軍了,到底是能力使然還是被風颳起來的,我們明年後年就拭目以待了。
如果他們騎的馬兒爭氣,明年繼續跑贏市場,這種風口持續個兩三年,跟之前的醫藥白酒一樣,那麼這些新秀基本上就可以封神了,只不過,封神之後,如果他們能力匹配不了他們的地位,就又會重新跌回人間。
在這裡上雪想跟一些當你們重倉的公司已經嚴重高估的基金經理提一個小建議,你們這時再跟投資者強調賽道的長期價值本質上沒有錯,因為有些賽道確實很長,雪也很厚,但如果短期價格太高了,大部分投資者買進來了,最後基金淨值高位震盪或者出現大幅回撤,他們也是根本拿不住的。
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是讓投資者明白他們已經買高了,他們持有的時間大致要多長才有希望確定性的錢,甚至直接像白酒指數一哥一樣,明擺著就跟投資者說如果你們一定要買,就分批定投平滑短期波動,或者乾脆用大量的分紅間接告訴投資者你們已經買無可買了,再買就是自己給自己接盤了。
實在不行你們可以先退出一部分,讓現金比例增多,增加安全墊,實際上這樣的良心基金經理也不少。
還有就是當你們的重倉股跌了下來,但是根本也沒跌到合理區間,這個時候也不要發宣告讓投資者看好這個行業了,再看好,價格貴了都不應該看好,很多投資者以及自己在抄底,結果還沒抄到半山腰就山窮水盡了,最後又因為持續下跌太恐懼了割肉離場,搞得一地雞毛。
因為你們是大神,你們一句話就可以指揮千軍萬馬,但不要總是傷害這些人對你們的信任,否則你們也就只能賺那短期一兩年的獎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