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55章 輔導課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5章 輔導課堂 (1 / 2)

鑑於本書讀者行業水平參差不起,本章上雪貼心地給大家專門深入解釋一下前文提到的一些行業術語和觀點。

一、什麼是北上資金?

“北”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南”指的是香港股票,這個是地理位置決定的。因此,北上資金就是指從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同時內地的股票也有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而這個資金被稱為南下資金。

北上資金的構成前文也說了,基本都是外資,因為外資必須透過香港這條路流入內地,巴菲特他老人家也不例外,因為A股市場不允許外資直接參與。

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已經發展了上百年,所以國外有非常多的高階玩家,這些人操縱的資金被我們稱為“聰明的錢”,因為他們好像每次都是大賺特賺後才撤場,因此“北上資金”的動向成了專業投資機構每個交易日必須關注的重點。

上雪不說你們也應該經常能在財經新聞裡聽到“今日北向資金淨流入100億元”這種表述,其實換成大白話就是“父老鄉親們!中國(香港)人和外國人今天又買了我們A股100億元”。

二、短視化投資的弊端在哪裡?

《雪視角》前文提到很多基金經理迫於短期KPI的壓力頻繁買賣股票,甚至風格漂移去追熱點,想方設法提升短期也就吸引投資者入場,這究竟有什麼不好?

肯定有讀者會問:“這樣挺好啊!我們就是想短期賺錢啊!而且如果強週期表現好,本來就應該去買一點啊!什麼新能源、煤炭、有色、軍工……沒有必要死守陣地!眼睜睜看著別人賺錢不去撈一點豈不是很虧?不管這基金經理去不去追熱門,只要能給我們基民賺錢就行!”

確實,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到耗子就是好貓。

但是,上雪要告訴大家,短視追熱點的基金有兩個比較大的弊端。

第一,基金經理風格漂移。

在業內,如果一個行業主題的主動型基金經理風格漂移,就算其收益當年很高,也是會被全行業鄙視,他所管理的基金接下來會被非常多的大類資產配置專家、FOF基金或者私人銀行的理財團隊果斷拋棄。

為什麼?

因為這個基金經理做的事情大機率超出了他的能力圈。

假設某年A股表現不佳而港股表現很好,某公募明星基金經理迫於短期業績的KPI壓力,忍不住手賤去追了港股,但他之前沒碰過港股,對港股的市場以及市場裡的上市公司瞭解不深,所以他只能追熱點,尤其是他想賺快錢緩解短期排名壓力的時候,追熱點幾乎成了100%會發生的事情。

此時這位基金經理大機率買在了右側,我們非常清楚,當股價處於右側區間時,我們賺的就是市場情緒的錢,我們買入後股價到底能不能繼續上漲,會隨著市場情緒隨機遊走,總之不大受控制。

《雪視角》跟大家不斷強調,賺錢一定要賺自己能力圈以內的錢,巴菲特也是一樣的,巴菲特其實最擅長的就是成熟的消費股,什麼可口可樂,喜詩糖果……總之就是有護城河的那些公司。

蘋果剛開始就是個靠創新驅動的純科技公司,但隨著這家公司越來越像有護城河的消費股時,當其特徵漸漸落入巴菲特能力圈範圍之內時,老巴同志就出手了。

跟巴菲特一樣,每個基金經理其實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一般一個基金經理能把兩個行業裡3050家公司及其產業鏈徹底搞懂都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何況這3050家公司還在不斷變化,國家經濟和市場競爭格局也在不斷變化,基金經理能每年跟上進度追蹤就不錯了。

某些行業背景出身的基金經理本身擅的就是特定行業的投資標的,比如蕭大咖擅長消費,葛女神擅長醫藥,蔡某某擅長晶片,不管經濟怎麼變,他們都安心在自己熟悉的地上種菜,好好種,慢慢等著收穫的季節來臨,畢竟沒有一個基金經理可以打滿全場,投資講究的就是春種與秋收。

但那些風格漂移的基金經理,更像是自己不好好種菜,嫌棄收成太慢而忍不住手癢去偷隔壁農戶的雞,你說你一個種菜的本來就不擅長偷東西,又不是職業小偷,偷到了算你本事,偷不到被人家農戶家的看門狗咬了還得不償失。

資本市場就是狼吃羊的故事,狼少羊多,少數人賺多數人的錢,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因為多數人賺不了少數人的錢,畢竟少數人沒有那麼多錢給多數人去賺。

基金經理相比於純散戶來說,更像是狼,尤其是在他們熟悉的領地裡,他們的的確確就是狼,可以很輕鬆地吃到羊。

我們中的很多人之所以不自己炒股,而是把錢交基金經理打理,就是讓這隻狼去幫我們戰鬥的,或者說我們結成一個羊群,靠這隻善戰的狼保護著。

但風格漂移的基金經理,往往是那種自己不好好看羊,跑到別的狼的領地裡偷羊的那隻狼,它做的事情初衷或許是好的,結果也有可能是好的,但是這其中的風險根本不可控,而投資最忌諱的事情,恰恰就是“不可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