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還不太健全的體制下,在我國這個還很年輕的資本市場環境下,你們雖然有很多的無奈與心酸,但其實你們能為投資者做的事情也非常多,很多時候你們至少可以做到不發聲,讓投資者自己判斷,這樣至少也不會傷害你們的名聲。
做生意,還是要往長遠的考慮,只有長期的互利共贏,才能實現真正的共同富裕,市場才能良性發展。
而針對基民,上雪之前說過,隨著中國房產紅利的消失,國民的財富會慢慢流進資本市場,這個是天時使然,沒有任何懸念的事情。
未來公募基金會越來越多,基金經理以及行業研究員、股票分析師這種職位也會越來越多,那時市場可供我們選擇的理財產品會看得你們眼花繚亂,同質化產品和內卷都會很嚴重,普通大眾也不知道應該買什麼產品,應該相信誰。
對於投資這件事兒,你們最應該相信的就是學有所成之後的你們自己,這個世界不要去指望去依靠任何人,我們最終所能依靠的,那個永遠不會拋棄我們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隨著你們在《雪視角》不斷的學習,雖然目前也就是幼兒園大班水平,但你們其實已經可以規避很多雷了,大家現在雖然談不上馬上就能賺錢,但你們好歹也知道了太貴的股票不能買,公司再好只要太貴都先別去碰,未來肯定會有跌下來給我們上車的時候,你們現在也非常清楚熱門基金不能追,其實你們的大方向已經慢慢走上了投資的正軌。
而今,你們也知道年底了一些熱門股票異動是很正常的,大漲大跌起起落落不過就是人家機構在爭排名的一個正常現象,很多機構因為怕自己的重倉股被人家砸,乾脆就止盈退出保住收益,到了年初再慢慢買回來,或者直接去買那些低估板塊。
所以這時如果市場出現一個深坑,也很正常,根本不用慌,人家退出不過就是要個年底確定收益,這個深坑就算出現,一兩個月就能回來,這個時候如果大家想減少頻繁操作的交易成本,忍過去就好了。
中國不是有句古話麼?
小不忍則亂大謀。
我國五千年的文化絢麗璀璨,源遠流長,大家有空還是要多看看歷史學的書,正所謂:學史,可以使人明智。
如今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去探尋的真理,老祖宗早就總結出來了,只不過他們活著的時候還沒有股市,我們只是要善於跨學科運用而已,這個世界永遠缺人才,但更缺的是複合型人才。
比如上雪,像我這樣懂一點點投資的人在金融圈不少,目前金融行業是與網際網路一樣最內卷的行業,內捲到很多高薪職位不僅要碩士,還一定要清北復交中的本科和碩士,單單985和211都不行。
就是因為像上雪這樣的人在金融圈太多了,所以我才主動退出內卷,另闢蹊徑探索金融寫作,探索投資者教育這件事兒。
自從上雪開了《雪視角》,我的眼前一下子開闊了,我每天不用再像之前幹投行那樣為有限的客戶發愁,因為《學視角》未來潛在的讀者就是市場上那些透過學習,透過自己的努力不再當韭菜的人,這些人有千千萬,根本數不過來,而且勢必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自從上雪開了《雪視角》,上雪我不需要像那些基金公司的投顧和基金經理一樣,想方設法把你們騙進來,我的立場跟我的客戶(也就是讀者)是完全一致的,你們只有賺錢了,或者減少了虧損,你們才會把《雪視角》推薦給更多的人,所以上雪我賺不賺錢,取決於你們最終有沒有變得越來越好,所以上雪與你們之間沒有任何利益分配上的錯配。
寫到這裡我們說回“集中投資並長期持有”這把尚方寶劍,上雪知道有很多小夥伴根本不會聽勸的,他們知道了他們就一定要用,瞄準了一家公司,覺得確實是嚴重低估了,也能大致估計合理價格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滿倉幹!甚至連原來喜歡的基金都看不上了,基金收益跟股票比算啥!賺錢效率太慢了!巴菲特用的東西我也要用!上雪你說什麼我都聽不進去了!
你們有沒有想過,萬一你瞄準的那個看似鐵定就能賺錢的公司,出現了所有人都意料之外的黑天鵝呢?比如它自爆它自己業績造假,比如它的倉庫被火燒了,比如它的豬大面積死了,比如它被指控危害國家安全瞬間被逼退市了呢?
這種超預期的事情發生你們怎麼辦?
或者你們確實聽話,用自己100%的資產買了10家公司,就壓這10批馬,看似非常穩妥,但由於水平不夠,根本駕馭不了10匹馬,以至於其中有匹馬跌了50%,你們就完全慌了,想加倉,沒錢了,想賣掉其他好的馬回流現金,又捨不得,賣掉組合裡最賺錢的公司,如果這家公司還能持續賺錢,這個時候你賣掉它就像當年的湖人隊賣掉科比一樣愚蠢。
於是你們又開始每天活在貪婪和恐懼裡不能自拔,很大機率拿了一段時間就可以各種騷操作買來又賣去,以為自己英明神武,結果完全忘記了什麼叫做長期持有。